教育家
滚动新闻:

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京举行

时间:2017-11-29作者:宋欣园来源:教育家杂志

(本刊讯 记者宋欣园)11月25日至27日,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数据驱动的课堂革命”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科技精英,围绕“课堂改革”“前沿科技”“数据融合”“实践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聚焦未来学校的课程构建,为中国未来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京举行

大会现场

 

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在致辞中表示,信息化时代对中国教育变革提出了一系列全新要求,未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要应对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挑战,也担负着继续深化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任务。田慧生认为,将信息技术、大数据以及智能化的学习环境与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相结合,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未来学校建设的核心任务。

 

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京举行

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讲话

 

中国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透露,教育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达成共识,从明年开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专门开辟渠道,支持教育科学研究。雷朝滋表示,未来学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希望大家共探路径,努力打造一批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领先的未来学校,培养真正具有引领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京举行

中国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致辞

 

“当前国家对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强调,未来教育首先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重点,把改革与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人才培养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政府治理制度相贯通的改革创新系统。

他还指出,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形态是关系教育发展全面而重大的时代性课题。中国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京举行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致辞

 

为推进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建设,“中国未来学校联盟暨未来学校创新计划2.0”在本次大会启动,10所示范校和4所实验校正式亮相,接受授牌。这些学校在STEM教育、空间课程技术的融合、课程创新、空间课程、项目式学习等方面全方位、多层级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学校教育生态,为未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优质的范例。

 

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京举行

“中国未来学校联盟暨未来学校创新计划2.0”启动仪式现场

 

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海淀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大会还设置了三个不同主题的分论坛和包括“课堂创新”“精准教育”“智能测评”“学习变革”“技术前沿”等多维度展示未来教育发展的24个平行工作坊以及未来学校实验室展示中心。

 

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京举行

未来学校实验室展示中心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