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巧用“提问”助力高效课堂

时间:2015-12-11作者:王金良来源:《教育家》杂志12月号

让学生广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发言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最常使用也是最容易实现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互动方式,对学生不断地引导、鼓励和肯定,既能保证有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又能营造有亲切感和成就感的课堂教学氛围。

发言人次的多少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积极发言是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表象,这种表象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体现。要想发言就必须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思考的基础是知识和对生活现象的记忆和理解的积累。思考的过程是积累的组合、整理、归纳、比较、提取、想象的过程,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也必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言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勇气,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适量、有效地提问,让更多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可以提高班级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效果。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会导致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会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更加融洽的课堂气氛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学生个体的发展。

提问发言的过程中,便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学生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已经知道什么,还有哪些不知道;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学会,如此等等,弄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确立今后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适量、有效地提问,便于因材施教。既提问优生,也提问差生,要给学生同等的发言机会,要为学生搭建层次不同但又与学生个体实际相适应的发言平台,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各尽其能,皆有所获。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评价语言的使用。特别要求注意语言的得体,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缺点,特别要给每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舞和勉励,从而消除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恐惧症和忧虑感。

适量、有效地提问对防止两极分化能起到积极作用。适量、有效地提问可以让多数同学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在回答的过程中受到成功的鼓舞。这种鼓舞可以让学生喜欢学习,喜欢课堂,从而对防止成绩下滑掉队产生积极的影响。

课堂提问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提问的量要适度。提问的量和参与回答问题的人数少了不行。提问少了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易产生疲倦,单纯地强调纪律,学生就会走神。学生参与的少了,被动地去听讲,主动思考、积极思考也就少了,对学生的个体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一方面,如果设问少了,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掌握的也就不及时不准确,时间长了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会被一些感觉或印象所替代,对课堂教学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提问的量和参与回答的人次多了也不行。实践表明,提问的量要根据教师自身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定。如果一味地追求过大的提问量的话,一是老师和学生就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会使人产生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二是由于提问过于频繁,学生思维时间变短,不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更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这就会失去我们的初衷。

提问和回答的人次和人数要大体一致。提问的量要适中,而作答的人数也要力求多。课堂气氛活跃程度是很好的,开始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由于班内尖子生与普通学生的差距较大而这些好学生又表现得更为积极。老师在指定作答学生的过程中又没有注意到人数与人次的关系,久而久之量是上来了,但是作答的人群也相对地固定了下来。几次成绩对比中我们看到,班级的整体成绩并没有像我们预想的那么好,只是成就了一批尖子学生。

设计问题要合理。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交流中来,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教研中发现,要上一节好课,一节学生参与很积极、授课过程很顺利的课,关键是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非常熟悉,而且要对每个学生非常熟悉。问题的设计和引导过程要遵循如下的原则:

要符合和遵循记忆规律。用学生们学过并已掌握的知识来引出和发现新问题,是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精髓。这样就必须让学生回顾和复习旧知识,用这样的问题来开始新知识的学习,一开始就能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轻松感,就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所指定的回答人选择余地又很大,而且能起到鼓励的作用,保证回答问题的人数。要设计突出重点,需加强记忆的问题,强化学生的记忆,让短期记忆在回答问题中得到强化,提高课堂效果。

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这个梯度由两条可遵循的线来完成。一是由已掌握的知识向新知识的递进,二是由简单问题向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的递进。这种梯度的把握是很关键的,要让学生在温故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在熟练掌握简单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新知识或更难一点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在集体讨论和分析中解决新问题,在整个发现、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问题的设计要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所提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度,循序渐进。问题太难,会启而不发;问题太易,会不启而发。问题的难易程度一方面是由问题本身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学生的实际决定的。因此教师要“因题而问”“因人而问”。

提问的方式

提问的最初级阶段是老师设问。这也是最常见的提问方式。老师设问的过程中如果能注意到上述的几个原则,又能做到选择合理的对象,那么这种方式也是有效的。

提问的第二个阶段是引导学生发问。让学生在学习、复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而言,就进了一大步,也可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的一大半。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不仅知道了以往的知识点,而且能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主体活动量越大,接触面越大,越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提问的最高境界是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互问互答,让学生既能找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这种情形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实属罕见,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是新形势让我们每一位老师有了追求的目标。

回答问题的方式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大合唱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的种种差异决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同,如果常用大合唱的方式来回答问题的话,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是毫无作用的。如果所有的问题都按事先设计好的顺序(如按照座位顺序)进行依次回答,有时是弊大于利的,也是不可取的。有一部分学生按顺序推测知道轮不到自己回答问题,所以主动积极的思考活动就停止了。再者,轮到一个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也较差的学生时,刚好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该怎么办?这样就削弱了提问的作用。当然,对于一些简单的基础练习采取这种方式未尝不可。回答问题的方式可灵活多样,还是有选择的个别回答、小组回答最好。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第二中学)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