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办学的“标准化”思维与  创新的“去标准化”诉求

时间:2016-04-12作者:方展画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4月号

目前在学校中,标准化思维方式无所不在,每每用各种各样的“标准”规约各种各样的行为,这种思维方式很不利于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下我们学校教育“目中无人”偏向越来越受到关注。学校管理的规约性和个体成长的多样性之间固有的矛盾一直是存在的,自古以来,因材施教作为教育的理想始终难能真正落地,真正成为教育的基本准则。这种矛盾,在后现代时代,在互联网时代,表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突出。互联网的开放性、选择性、自主性,凝聚着创新最为本质的元素。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迫切地呼唤着创新型人才,去标准化已成为学校教育改革一项强烈的要求。

我们国家很长时间内走的路径是穷国办大教育,办学的标准以及由此而来的规范意识,在不同程度上被罔顾,一切服从于“有书读”的最低目的。这在特定历史阶段,是需要的甚至是必要的。自然在这种情形下要出现许多问题,明显的是必要的办学条件得不到保证,影响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近教育部制定了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攻坚计划,规定了若干个“底线”,其中就有必须做到一个人一张桌子,一人一张床。这说明目前在西部一些地区还不能做到一个人一张桌子,学校宿舍还不能做到一个人一张床,有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睡一张床的。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中出现了很多乱象,诸如大班化、择校热、乱收费、补课风等等,也与此有关。我们日子好过了,我们国家强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迅猛提升了,老百姓强烈要求子女读好书了,提高教育质量成了当务之急。于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始“纠偏”,开始制定并实施各种各样的办学标准,各种各样的教育规范。一段时间以来,在各级行政督查下面,通过各种评估,实施各种建设项目,切实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规范,使规范意识、标准化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经过一番轰轰烈烈的标准化建设之后,我们感到似乎又冒出了 矫枉过正的问题。原来不注重标准或者没有标准,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都要有标准,标准和规范被泛化了。教育标准观成了学校教育最为核心的理念之一,现在学校里面用得最频繁的词就是标准化了。由于过分强调标准,刚才有专家也说了,现在学校没有特色,千校一面,万教一法,已成为教育新的困局。在这一困局之下,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诸如此类的理念难以形成现实的土壤,因而也难于真正深耕于校园,深耕于课堂之上。

我们对此进行反思,在实施“标准化”的过程中,我们至少存在着两个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将标准等同于质量。在学校里,校长嘴巴上挂得最多的,念念不忘的就是“达标”。这个“标”是谁制定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育厅局为了推动教育的发展,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标准,而且要求检查、评估、督导。当不断地出台教育的标准,不断地提高标准的要求,将标准与质量直接挂起钩来,“达标”事实上取代了因地制宜的改革。现在制定的种种标准,由于考虑到它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查性,所以相当一部分标准是显性标准,是规范教育物质条件的标准,如场地大小、校舍面积大小、图书数量、设施设备、学校规模等等。这样有意无意之间使得提高教育质量的努力走向功利、走向偏颇,因为有许多标准有时是多数标准,细细看来并不是教育质量的充要条件,与教育质量并不存在高相关性。过多过滥的“标准”将会侵蚀改革的红利,使提高教育质量的努力陷于事倍功半。

现在的校长都在热衷于干什么?热衷于学校的硬件建设。学校的内涵性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多半还停留在口号上,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付诸规划和实施。我们很多校长的主要精力还是花在找经费上,花在购设备上,花在如何建气派的塑胶跑道、买最新的电子设备上。似乎是学校的硬件足够“强大”,标准化建设足够“卖力”,教育的质量也就足够“领先”。这是一个重大的误区。

第二个误区是标准泛化,用形形色色的规范强求一律。在标准化思维笼罩下,行政部门和学校致力于制定各种各样的规范,教学规范、行为规范、课堂规范、作业规范、待人接物规范等等。连学生做作业这样极为个性化的行为,上级行政部门也要求“规范”化,规定不同年段学生课外作业的不同标准。这么做的初衷应是好的,是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这个作业时间能有标准吗?某个作业对甲学生来说需要30分钟,对乙来说可能不需要30分钟,对丙学生来说可能30分钟还不够。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基于这样的事实,“课外作业规范”能规范吗?现在学校里面的规范有些很荒唐,比如男女同学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多少厘米。我曾经看到某高职院校学生文明行为的规定,要求男生给女同学递矿泉水时必须要把盖子打开,以体现绅士风度。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学生行为规定得这么细,规定这么明确,我们教育的活力在哪?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哪?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的区别在哪里?现在学校教育的问题是绝对化的规范泛滥。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全国各地的小学里头,很多学校在楼梯上面印有两排脚印,右边的向上,左边的向下。这显然在提示小学生,你上楼必须上右边,不能走左边,你必须从右边上去,左边下来,这是规范。但到中学呢?没有了,到大学,没有了。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走楼梯”规范荡然无存,连提醒都没了。这样的“规范”有意义吗?同样的“脚印”,也出现在很多宾馆,但放在上楼梯前,并且放在中间,它是在提醒我们的过客要注意前面是楼梯,前面你要小心,不要绊倒。同样是“脚印”,理念却截然不同!更严重的是,当我们的学校整天想着要规范学生,想着要将各种规范“精致化”,希望能够通过巨细无遗的规定,塑造出一个符合我们社会愿望的人来的话,教育必将走向僵化和低效。

标准化思维导致了学校管理中的三大问题。

第一,结果高于过程。一旦事事有明确的标准,我们就会用标准来衡量一个教育行为、一个教学活动、一种教学方法的价值或成功与否。我们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这个结果怎么获得的,我们不管;用什么方式达成的,我们不管;我们只管结果是否合乎标准。在很多情况下,这就导致了直接的功利性的就事论事方式。走到极端就是应试教育。我们就是看考试的结果(成绩),看学生考试成绩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考试没考好,就补课,就补作业,就去找家教,我们没有研究这个过程对学生有没有意义,没有分析这些补救是否能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其实,90%的校长和老师是知道单单靠补习是没有用的,但现有的教学规范就是“查漏补缺”,“漏”什么?“漏”知识, “补”什么?当然也是“补”知识。于是,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战术,在学校里大行其道。

第二,规范重于创新。现在学校基本上是生活在规范之下,“规范”文化大行其道,我们学生的手脚都被捆住了,这是另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今天我们讨论创新时代教育怎么办的时候,这是需要正视,需要去改革的地方。当“创新意识”遭遇“规范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两者是水火不容的。如何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如何在学生行为引导上,大力鼓励创新,大力培养创新能力,“去标准化”理应成为教育改革的新取向。

第三,“一统”取代多样。学校按照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思路去做,学生的行为按照同一种标准、同一种要求去规范,传统教育为我们展示的是大一统的“制造”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很多专家都已提到,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最近,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一个建议,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是我们感到非常欣喜的一个方面,最高决策者已经注意到了教育需要有新的增长点。无论是“社会责任感”,还是“创新精神”,还是“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来说,都不是能通过“标准化”来实现的,都不是能加以“规范”的。其实,学校教育最需要的“规范”是“因材施教”,但一直以来都没有这样一个“规范”。为什么?因为一旦“因材施教”被标准化了,被规范化了,就等于被抽走了灵魂,“因材施教”就只能是行尸走肉了。

标准化,追根溯源,它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标准化是基于“制造”的,而不是基于“创造”。它的特征是批量生产,标准件生产。我们的学校教育具有一种先天的工业情结,你看,我们将培养人的方式称为“塑造”,将教育者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将培养目标解读为“培养规格”,将教学准备过程称为“教学设计”,凡此种种,都是机器工业的“制造”模式的衍生物。

最后,我阐述一下个人的观点,在学校教育中,必要的标准和规范是需要的,也是必需的。但是,不能将标准和规范绝对化,无条件化,不能一味奉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学校教育“尚方宝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教育要留白,教育要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教育要努力营造多样化的生态文化。即便是十年树林,也要树千姿百态的生态林。而不是整齐划一的人工林。要实现这一诉求,要因势利导,要取消标准化的思维模式,让创新性人才,在生态化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中脱颖而出。这是我的观点。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