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校长蒋梦麟:带领北大走出艰难(上)

时间:2016-04-13作者:周雪敏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4月号

一、蒋梦麟其人

过去几十年里,蒋梦麟不被关注。提及北大历史,人们只知道蔡元培。在早年出版的《北京大学校史》中,蒋梦麟一度被描绘成“国民党官僚”,不被当成教育家。蒋梦麟的学术著作《西潮》和《新潮》在大陆发行后,人们才发现他对中国现代教育的贡献。当代学术研究这样介绍蒋梦麟:“早期留美博士,专攻哲学、教育学,杜威学生;民国首任教育部长;追随蔡元培,代理北大校务最得力的助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7年,在位时间最长;西南联大创办的领导者之一”,从这些平实的言辞中即可窥见蒋校长的功业。

蒋梦麟(1886年-1964年),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1898年,蒋入绍兴中西学堂就读,时值蔡元培(翰林院编修)辞官归故里任学堂监督,故成为蔡元培弟子,此后蒋成为蔡的坚定追随者。1902年,蒋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因参加学潮被列入黑名单,故改名梦麟。1904年蒋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四年后赴美留学,先于1909年 2月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习农学,后转学教育。1912年蒋毕业后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攻读教育学和哲学,1917年3月获博士学位归国,先后于商务印书馆《教育杂志》任编辑和《新教育》杂志任主编,协助孙中山制定实业计划;又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社部总书记,担任该社刊物《教育与职业》主编。

1919年初,北大学潮翻涌,北洋政府不满蔡元培。蔡救出被捕学生后,以不合作的态度欲辞职南归,汤尔和建议其以暂时休养为由作缓冲,由蒋梦麟代理北大校长,静观政府之变。蒋时任《新教育》杂志主编和江苏教育会理事,婉拒不得而临危受命。上任后蒋谨慎从事,面对“半年的欠款,六百饥饿的教职员,三千惹祸的学生”,告白曰:“我是蔡先生派来代捺印子的,一切仍由各位主持。” 9月,蔡元培返北大,蒋被聘为教育系教授并专任总务长,代理庶务。

不久,蔡元培赴欧洲考察,蒋梦麟再次代理校长一职。他重视中西结合,文理贯通,使得北大的教学科研平稳进展。1923年1月,教育总长彭允彝干涉司法,北洋政府逮捕财政总长罗文干,蔡元培愤然辞职,蒋梦麟第三次代理北大校长。1926年,因被列入政府通缉逮捕的黑名单,蒋离京转赴上海杭州,后任浙江临时政治会议委员兼秘书长,继而任浙江大学校长。1928年,蒋梦麟接替蔡元培出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同年大学院改为教育部,蒋成为首任教育部长。蒋在部长任期内主持制定了《大学组织法》和相关大学规程,并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会达成协议,获得对北大每年二十万元的赞助。蒋梦麟于1930年正式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此后十几年,他坚守元培先生余绪,抱定中兴北大之决心,锐意改革,励精图治。彼时北大科学教学和学术研究的水准明显提高,由革命运动和学生活动的漩涡转向学术中心,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位居全国之首。

1937年时局紧迫,奉国民政府之令,蒋梦麟率北大南迁并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于长沙重组临时大学,后于昆明组建西南联大,于连天烽火中坚守并壮大队伍、培养学生、积蓄力量,创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可歌可泣的奇迹。1945年6月,蒋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10月他辞去教职,受命主持中美合作的“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1949年他去台湾后一直从事农业工作,不再问津教育。

上一篇:杜威在中国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