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教育的“同”与“不同”

时间:2016-05-10作者:易坤权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5月号

什么是教育的“不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钱德拉塞卡在《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中谈到这三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内达到了人类成就的顶峰,但这些辉煌成就的创造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应特色鲜明、崇尚个性,成为种种“不同”生长的沃土,从人本性、多样性、差异性、动态性去包容、培育、成就学生的“不同”。

教育的不同要体现人本性。学生是处于蓬勃发展中的鲜活个体,教育必须要 “目中有不一样的人”,尊重孩子的个体特征、兴趣爱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显然,教育不能视学生为“物”,而现实中普遍存在视学生为掌握知识的容器或一群被填喂应试知识的“鸭子”,爱因斯坦更直言教育不能把人当作无生命的工具。

教育的不同要体现多样性。人类的天赋有着巨大的多样性。教育中,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设多元社团,多样课辅活动和体现生活技能的特色课程、拓展课程等就是让孩子的特殊才艺、潜在智能、社会情感、人格道德得以发展和完善。现实中,教育却多是单一的,忽视了个体的多样性,模式化、单向度的评价机制让充满生机的教育流于平庸,千校一面,万人雷同,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创造力也在教育中悄然丧失。

教育的不同要体现差异性。每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天使,教育就是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包容孩子的不完美。教育要接纳所有种族不同、文化不同、经历不同、处境不同、需求特殊、生理残疾、学习障碍、甚至是被边缘被排斥的对象,要承认并包容个体天然的差异和与众不同,让不同智力、气质、认知类型、性向特长、情感表现的人都有均等发展的空间。现实中,教育则大多采用普提拉克斯“长则截之,短则补之”的魔床,强求学生五育均优,反倒湮灭了不同需求、不同选择的多彩。

教育的不同要体现动态性。孩子自有其生长过程。教育不应以静态的方式看待人的发展,仅靠机械重复、僵硬复制从书本中获得知识的堆积和理性的提升,而应从实践的视角看待人的终身发展。一切教育终将回归到自我教育,实现在生活中、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所以,杜威不容争辩地说,教育即生活,除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显然,教育是伴随人生的一场漫长马拉松,马拉松的意义早不在于输赢,而在于参与、持久力、进取心……在开放的、包容的奔跑中生长,成就最好的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角色。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是一代代“不同”的孩子带着各自“不同”的对未来的幻想,成就各自的“不同”,才使我们的世界充满希望,变得美丽。教育工作者应牢记金子美玲的“大家不同,大家都好”,更要深刻理解“大家不同,大家都好”,并自觉地追求与践行,通过大家“不同”,实现大家“都好”。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回归其本质,才能称其为教育。

(作者单位:重庆市忠县教育委员会)

责任编辑 刘鑫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