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校园文化应为学生们今后的幸福成长奠基

时间:2016-05-10作者:宋欣园  彭瑞敏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5月号

记者: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教育。专注为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发现自己,发展个性,这便是一所学校的成功所在。北京中学在“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的校风影响下想必也是怀有这样的期待的。

夏青峰:的确如此。除了在精神价值追求、生活方式上创建校园文化,我们还特别注重塑造学生的集体人格。基础教育阶段一大核心任务即健全学生人格。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必定对学校文化建设有重要导向作用。北京中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把“仁、智、勇、乐”作为学生成长的核心素养,同时,将这四方面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个学会”相结合,增加其内蕴,深化其现实意义。仁者是能学会共处的、智者是能学会学习的、勇者是能学会创新的、乐者是能学会生活的。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不忧的仁者、不惑的智者、不惧的勇者、不疲的乐者。

 

训练学生,在行走中感悟成长

 

记者:要想让学校文化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将其内化为文化基因的同时,外化到具体的教育改革实践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学校文化的浸染下,北京中学如何开展这场教改实验?

夏青峰:在助力打造民主自由、理性法制的校园文化基础上,学校以“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为根基探寻教育规律,进行教育改革实验。建立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潜能课程相融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探索个性化学习、联系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实施分层分类走班、导师制与学分制,积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与学生成长规律的新型育人模式。

除开设培养学生基本学科素养的基础课程之外,学校还设置了包括学院系列、阅历系列、服务系列、健身系列与雅趣系列的拓展课程。如学院系列是针对学术研究展开的,每周都会面向爱好者开设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相融合的STEM课,实现跨学科整合,通过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以培养其科研能力。

记者:您曾经把拓展课程中开展的系列活动戏称为“折腾”孩子,如何看待这种“折腾”式的育人方式?

夏青峰:教育是慢功夫,“折腾”孩子,是让他们不断接受现实的考验,“折腾”式教育也是一种营养。拓展课程中的阅历系列在这一点上最具代表性。阅历系列课程分模块进行,其中包括阅读系列、讲堂系列等。辩论、演讲、BA大讲堂、自然大课堂、博物馆大课堂、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世界大课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总会带来惊喜,让孩子们意犹未尽。

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体验外面的世界。中华文化寻根之旅活动至今已开展过五次,对孩子们来说,每一次满怀期待的出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他们需要在出游之前做大量的课题研究,需要为旅程结束后撰写总结报告做准备,所以一点也不轻松。两年多的时间里,孩子们领略了秦岭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江南文化、巴蜀文化……在合作中学会了如何相处,在游山玩水中找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每年的“3.28活动日”,由班级自行决定目的地并自主设计出游方案。去哪里、为什么去、怎么去、如何合理规划时间与班级活动经费、怎样保障安全、活动成果的呈现方式等问题都需要写入方案,最终接受评委质询。参与答辩的过程充斥着他们的欢笑与泪水,但人生会拥有各式各样的“答辩”体验,这也成为孩子们走入社会的预演。“折腾”孩子是为了让他们变得坚强、变得优秀,孩子们在思考中感悟、在困难中前进,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提升了自己。

 

凝聚智慧,办孩子们喜欢、教师实现理想的学校

 

记者:据我了解,北京中学在创办之初就大胆采用“走班制”的教学方式,设有“自修班、研修班、导修班、讲修班”,这一教学模式是如何施行的?

夏青峰:北京中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形式,倡导“走班制”教学。同时,积极探索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联系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个性化学习。“走班制”教学中恰恰包含了个性化的学习机制,通过为学生提供能够自主规划的时间与空间环境,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制定学习计划,挖掘自我潜能。自修学习在其中最具代表性。虽然每个孩子有着不同的学习内容,但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制定学习目标,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自修学习,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自我约束、如何自我管理,在同学之中成为收获最多的那一个。

学校倡导教、学、做合一的学风,主张“先建森林,再造树木”,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点间互联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强调跨学科整合,充分挖掘各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现代教育应该不是孤立于社会而单独存在的。我们要引导孩子从生活中观照学习,在生活的体验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记者:您提出现代教育就是解放学生,这也是教育的核心内容。“走班制”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对学生们来说是一种解放。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学生的自由与约束关系,让他们更加喜欢学校?

夏青峰:为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学校为其提供足够大的展示舞台,坚持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面对课程形式的多样性与自主性,在处理学生的自由与约束问题时,自然要寻求一个平衡点。这与我们长期坚守“信任、发现、支持、引导”这一教风的老师们密不可分。

“你心中有什么,就会看见什么”,我们始终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埋藏着一颗善良的种子,信任更能激发他们向上的力量。只有做到充分信任孩子,那些诸如检查、防范、控制等实为折腾孩子的强制制度才能失去温度。我们主张建立契约式学习,变规定为约定。约定是一种契约精神,其中饱含了信任与责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其听之任之,通过学情分析,老师辅助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以约定的形式帮助他们完成自主学习的目标。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支持、引导是一种潜在力量。老师们为此开展了“造梯子”行动。正如爬山一样,面对崎岖的山路,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可能无法到达山顶。学生自修学习时,也会遇到无法攻克的难题,因而“造梯子”计划便有了实施的意义。在“信任、发现、支持、引导”的教风引领下,北京中学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关键时刻能够指点迷津的导师,团结合作、携手并进的班集体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孩子们也因此喜欢上了学校。

让教师享受学校是我一直为之努力的工作追求。享受学校,指我们的老师能够得到精神的愉悦而非痛苦、个性的发展而非压抑、胸怀的宽广而非狭隘、愿望的实现而非沮丧。教师的力量是从对工作的热爱与追求中产生的,追求的快乐是最大的快乐,价值的实现是最好的享受。“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自己心中首先要有阳光”。我们的老师只有对学校充满情感,热爱生活,才能享受学校,享受生命的智慧,师生间心灵的阳光才会交相辉映。在北中这个大家庭里,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提醒自己发现幸福。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