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培养科学素质是教育应有之义

时间:2016-06-12作者:陈宝泉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6月号

学里面也有风气不正的,有的学生学习不用功,考试作弊、写论文抄袭,这是很不好的事情。学校一定要严令禁止,要下大力气来纠正。

记者:王老做“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会工作,坚持原则、规范参赛行为也很重要吧?

王乃彦:我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会的工作,有时也发现个别的指导老师、家长作假,指导教师代劳,家长为子女疏通关系、企图贿赂评委等现象,尤其是在规定参赛获奖高考加分那段时间。这些都是严重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情如果把孩子牵扯进来,通过作假,骗取一些名誉,这实际上是害了孩子,让孩子从小就有了作弊的“前科”,最要不得。有一次,我们评审组听选手介绍项目,一位中学生搞的是“用流体力学计算矿井中气体流动的情况,防止矿井角落由于空气流通不好造成瓦斯浓度超标而引起爆炸”的技术。我们一听就知道这不是孩子搞的,不仅流体力学不是中学的课程,开发这一技术还需要积累相当的实际经验。那个小选手最后还是承认了,是家长找矿上的工程师帮助搞的。那位家长太想出成绩了,就是没想这么做会给他的子女带来什么。

还有一次,一个选手的父亲,打听出我是创新大赛的主任评委,就寄了一封快递给我,请我对他孩子的申报项目给予指导。这种做法本身就不合适,尤其是他在快递里边夹带了2000元。我接到快递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都把它交给组委会,后来又觉得这么做略有不妥,如果这是家长背着孩子干的呢?我跟老伴说,等开完会你替我把钱邮寄回去,我要看看这小孩到底行不行?我注意观察那位小选手的表现,看他如何介绍自己的项目,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在评审和讨论中我不发表看法,只是在认真地观察着,让评委们去下结论。据我观察分析,项目还是孩子自己完成的。最后评委据实给这个项目评了一等奖。事后我老伴去邮局把钱退回原址,我给孩子父亲回信狠狠批评了他,告诉他差点断送了孩子的前程。他父亲回信认真地做了自我批评,还说了许多他兒子参加大赛的感受和所受到激励.

科学素养还应包括团队精神。我们现在是否存在过于突出个人的问题了?一提成就就只提带头人。媒体封了一大堆“之父”,什么“原子弹之父”、“氢弹之父”,弄得有的被封“之父”的科学家也不高兴,反对这么称呼,强调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一些重大的项目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千百万人大力协同共同奋斗的成果。我们也应该承认一些领军人物的重要作用。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从事其他职业,都要有甘为人梯、愿做绿叶的精神,都要有乐于帮助他人成功的意愿,只要你认可他的努力方向。

科学精神还包括质疑精神,对已有的认知、成果要相信但不迷信。我在杜布纳联合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时候,很尊重我的研究室主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苏联科学院院士弗朗克教授。有一次他对我说,他很感谢我对他的尊重,但是也嘱咐我不要迷信老师。他说“我说的话也不见得都对,你还要自己判断。”他又说,他要是全听他老师的,可能就拿不到诺贝尔奖了。有一次他的同事、朋友切连柯夫告诉他,下班关闭实验室灯的时候,发现放置在水池中的γ射线源在水中会发出偏紫色的光,弗朗克对切连柯夫说我老师是这方面权威,于是他去问老师、世界级的弱光专家、当时还是苏联科学院院长的瓦维洛夫院士。老师回答他说这很简单,就是荧光吧。两位年轻人觉得不对,和曾经看到过的荧光不像,于是又找一位青年理论物理学家即后来的塔姆院士来讨论。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有所发现,三位年轻人获得了诺贝尔奖,那个光就命名为切连柯夫光。我的另一位老师王淦昌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年轻时在德国柏林大学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工作时,曾提出过用云室作探测器,用反冲的方法去测量和鉴别那个由钋的α粒子轰击轻元素硼或铍所产生的穿透力很强的射线。他的建议没有得到他的导师迈特内的支持而罢休。而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用同样方法在以后做了实验, 取得了重大突破性发现,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说学会质疑也是重要的科学素养。

王乃彦院士关注教育。这和他的事业心、责任心有关,也和他对教育的深厚感情有关。王教授上小学时恰逢抗战时期,他的小学是在当时福建山区沙县的一座破庙改成的学校里上的。他在中学时期,被抽调去参加土改工作组,一年多后又返回学校继续上学。他考上北京大学,又赶上院系调整,北大物理系集中了京城最具实力的物理学家。他读大学期间,适逢国家确定发展核科技,于是他又成为中国第一届攻读原子能科学的大学生,毕业后即走上了核物理科技研发之路。说起学校生活,王乃彦院士仍然很动感情。

记者:科学素养的培养要靠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其中的关系您怎么认识?

王乃彦:培养科学素养和家庭教育有关系。这并非是要求家长都非常熟悉科学,而是要懂一点教育之道,知道爱护孩子,尤其是懂得小孩子的好奇心、自尊心的重要性。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