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家风和习惯是人生幸福的两大基石

时间:2016-06-13作者:李世杰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6月好难

我的爸爸虽然是一位只读过四年小学的普通农民,但他时常跟我们讲起他的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就觉得老师一定是非常非常神圣的,不然的话,为什么我爸爸一提起他的老师就那么肃然起敬呢!我的妈妈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是在我上小学时就经常对我们说:“要不是赶上新社会,咱们家这么多孩子,哪儿上得起学啊?”妈妈的话一直让我非常感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非常感谢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正是因为有感恩党和国家、尊重老师、重视教育、追求高尚的好家风,才让我们家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这一代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学在农村的子女有两位成为国家正式教师,我爸爸、妈妈的四个出生在河北农村的孙子、孙女考进五个国家八所一流大学。

 

习惯决定命运

 

习惯就是一个人习以惯之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30多年的领袖策略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习惯决定命运。人的差别在于习惯。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成功的捷径是——哪好到哪去,谁好跟谁学。我们离成功有多远?只有三步——知道,做到,习惯。

毛泽东少年时期养成的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尤其是看了《水浒传》和《世界英雄豪杰传》等书后,让他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信心、勇气和力量;毛泽东学生时期养成的天天冷水浴的好习惯,培养了他排除万难的顽强的意志力;毛泽东青年时期养成的关注民生、关注民族、关注国家、关注世界的好习惯,让他增加了敢于担当的责任、勇气和力量。正是这些好习惯,成就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当年,在重庆谈判时,平时烟不离手的毛泽东竟然能够一天不吸一支烟。连蒋介石都非常钦佩、甚至恐惧他的意志力。蒋介石告诉他的文胆陈布雷说:“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据说每天要抽一听(50支装)。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绝不抽一支烟,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啊!”毛泽东的创新精神更是他成为杰出领袖的重要因素。早在50多年前,他就强调:“出20个题,学生能答出10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100分;20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50分、60分。”我从毛泽东这一重要思想上研究出来100分策略,100分策略源于毛泽东思想,100分的重要标志是有创见。我是100分策略研究者、实践者和受益者,我的孩子是100分策略学习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带一箱子书下放到陕西农村,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马列,也有数理化。热爱学习、热爱思考、勤政为民的好习惯,让习近平成为我们的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杰出科学家钱学森青少年时期养成的创新思维、战略思维、严谨求实等习惯,成就了一代杰出的科学家。他说:“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如果不创新,我们就将成为无能之辈。”他在上大学时,在一次考试中,老师给了他100分。他没有满足于100分,更没有满足于做了、做完。老师评分后还继续用心检查、认真思考,结果发现在一道题中少写了一个字母。于是,他主动找到老师,请老师给他降分。老师在100上划了一道,又在边上写上96。这张试卷现在珍藏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已经成了镇馆之宝。这些好习惯也是钱学森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火箭之父、中国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的必然。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