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对话生活,写作教学要在“真”上下功夫

时间:2017-11-10作者:穆爱春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写作是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但“写作文真难!”成为了许多小学生的烦恼。他们面对作文,总是有种畏惧的心理:有的不知从何处着手,即“下笔开头难”;有的有了开头却挖空心思也无内容可写……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在阅读中唤醒兴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多阅读。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易感易学,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多了,写作文时语言就会象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来,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开拓视野,集百家习作之精髓于一身。

我经常告诉学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读好书,其乐无穷、其“益”无穷。这个“益”作为眼前的益处就是,不怕写作文、肯定有帮助。学生看的书多了,他们会从不同的文章体裁中吸收各自的写作精华,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多说多读,读写结合,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防治写作上的词语“贫血症”。

生活即教育,学会与生活对话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的生活是写作创作的源泉,写作应该活在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作为教师,不能一厢情愿地给学生一味“灌输”所谓写作技巧。而应该把写作教学的支点建立在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活实际之中。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的作文往往空洞无物,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留心、认真地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的笔尖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我时常告诉学生在日记中记录生活中的小浪花,捕捉有意思的瞬间,不写流水账。渐渐地,学生放下了拘谨,有情有趣的小作从他们的笔下流泻出来——《发卡记》《冒雨狂奔》《调侃考试》《作诗的酸甜苦辣》……活泼的日记抒写的就是生活,我把每一次的”特色日记”当众朗读、传阅。学生爱听、爱看、爱学,写日记不再是苦事,而成了他们乐意接受,甚至是盼望布置的作业。日常中去看、去听、去闻、去触,学会与生活对话,从一点一滴中做好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把他们在生活中的独特经验,付之于纸笔,写出自己的一言一行,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源于生活,通过让学生解读生活、感悟生活、体味生活,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抒写真切的生活情感。

及时反馈,增强师生互动

在作文教学中,不能忽视氛围的力量。作为学习伙伴关系的师生、生生之间需要加强合作交流,这样既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还可以强化自己的独到见解。

进行必要的审题指导 即便掌握许多词汇,但把握不住文章中心思想,同样写不好作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跑题”。当我们执笔的时候,首先应该思考作文题目,进行一番构思,确定如何准确地表达中心。所以作文课上一般先进行的就是审题指导,习作要求是什么,要写什么体裁,要表现什么中心,重点该放在哪里,都得毫不含糊地在开始就理清。老师要引导学生先反复读题,再动笔圈划题目中的关键词句。俗话说:胸有成竹,就是指做事要有准备,写作也是如此,未动笔前一定要审好题,构思到心中有全盘考虑方可。

及时批改,详细点评 学生完成一篇作文都有一种急于知道老师如何评价自己作文的心理欲望,这种渴望老师指点迷津的心理正是激励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好的动力。因此,教师无论多忙,也要及时把学生作文批改出来,及时发还给学生,让写得好的学生尽快尝到写作成功的甜头,让他们越写越爱写,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让写得不好的学生趁热打铁,尽快着手修改或重写。在写作评价中教师必须拥有一双会欣赏的眼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使他们时时焕发智慧的火花,“包装批评”并以符合儿童特点的乐于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这样他们才会自信、乐观、健康地、有责任心地去抒写生活。

相互评改,提升能力 “好文章是靠修改出来的”。对于学生的作文,老师往往花大力气,注重精批细改,大到段篇,小到标点符号,批改起来费时费神,而好作文的出现却寥寥无几,原因何在?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批阅的作文本,往书包里一塞了事,因而老师的工作便成了事倍功半,甚至没有一点功效。实行“互评互改”,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指出改进意见。让学生相互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牡丹小学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