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周满生: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该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时间:2018-03-14作者:孙习涵来源:教育家杂志

 

 

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他山之石

创造力培养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它同样是周满生研究的重点。这些年通过对国际教育界的观察,他将国际上对创造力的培养归纳为八个方面:

第一是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创造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

幼儿的创新能力评价主要表现是好奇心和创造性,小学生是创造力想象,中学生就是通过情景,到了17岁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定制化。

“我们国家存在一种偏颇认识,就是中小学阶段主要是学习知识,打好基础,创造力培养是大学阶段研究生阶段的任务。大量的实验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必须从小培养创造力。”周满生说。

第二,打好基础,周满生认为这是目前国内做得相对比较成熟的一方面。中国的学生两次参加PISA,均取得了好的成绩,便足以证明了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所带来的积极效应。

第三,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教导学生感兴趣地探索,让学生成为成功问题发现者,让他们理解学校是一个学生提问题的地方,不是仅仅回答问题的地方。

第四,教师具备创造思维。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要做智慧的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学习,给学生创造性评价。

第五,改革课堂教学。在周满生看来,如果老师采取说教的方式,大量是封闭性问题,强调记忆和背诵,就会扼杀学生创造力。如果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问题,自由地表达思想,会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第六,培养学生方法论的问题,特别是发散思维。这里面用的比较多的头脑风暴,包括逆向思维,包括重组思维。

第七,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周满生提议减少标准化考试。“我们这么多年来都采用标准化考试,它主要的功能是分别选,而且仅仅是从学业成绩来考察,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能力培养。”

第八,强调拔尖创新人才,要重视特殊才能的孩子的培养。周满生认为,美国能够出那么多创新人才,一个原因就是它为最有天赋的学生提供特殊的课程。

 

培养学生创造力,需要创新性教师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不得不提到培养创新型教师。

周满生曾在新加坡和香港听过心理学家斯坦伯格的演讲,他在谈到发展学生创造潜能的12条策略中提到了教师的态度对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作用。他认为,教师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潜能向现实性转化,也可能阻碍其发展。

“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具有求知欲、创造性;要有和学生一起学习的态度;要给学生创造性评价,这是国际心理学界普遍认可的原则。”周满生说。

他举了以色列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案例:

以色列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倾听他们的感受,给每个学生话语权,让他们可以开诚布公地发表看法;其次,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天才,想法设法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提升。

如果教师眼里看不到天才,只能说明他能力不足;优秀教师的本领之一是会讲故事,能把枯燥的学科内容表述得生动有趣。同时,他是一个导体,能引导学生连接历史、现在与未来,激发他们的思想。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懂得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在创新型思维训练方面,英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中,英国致力于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基本方法以及一些创造技能,如类比思维、迁移思维、重组思维、逆向思维、头脑风暴、列举属性、遥远联想等,并训练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创造性的智能品质。”

在周满生看来,这也是中国教师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

无论如何,在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无法再停留于单一视角。“ 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校环境等都会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周满生说,“ 国家需要以跨文化的比较为视角,深入了解国外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实践经验,从而为提升我国青少年创造力提供可靠的依据。”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