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积极而理性地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

时间:2018-03-20作者:张 丰来源:教育家杂志

启动于2011年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改革中小学教学组织与教学方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转变育人模式的关键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课堂改革。”自2011年起,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在推进“轻负高质”、深化课程改革的几次会议上一再强调,“如果课堂教学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变革和改观,就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浙江省教育厅的“中小学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与背景下正式确立的。

 

积极而理性地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

 

浙江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

 

回顾“中小学教学改革项目”从孕育到今天的十余年,大致经历了孕育(“先学后教”的自发实践)、展开(“学为中心”课堂改革的区域推进)、深入(指向学习品质、尊重课程性质的课堂转型)、融汇( 彰显育人本质的课程教学改革)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与全国各地一样的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也经历了从农村薄弱学校的奋然改革到区域推进的“星火燎原”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教学改革实践的浙江之路。

坚持实践的本质。从“先学后教”到“学为中心、学生立场”,坚持以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和关注完整意义的成长为教学改革的核心。

浙江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动因是对“重教轻学”的教学现实的反思和关于学与教的重新理解。坚持“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能力为重”是浙江省这一轮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从早期的“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着力于教学行为的调整,到后来的“以学定教”“研学促教”,教学改革的关键点是强调基于学习的指导,改变教师对“学生是如何实现学习”的假设,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基于学情、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有限作为的“伙伴”。这就是“学为中心”的教师观。

从全国看,各地都开展了以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为要素的课堂改革。但我们不能只是行为的模仿,必须理解教学行为的这些改变的学理与意义。教学改革不是教学模式由此及彼的变换,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的、单调的学习方式为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变无视学科特点的较为统一的听课加操练为体现课程性质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倡导正确的路径与合理成本的学习是“ 学为中心”的学习观的要义。

学习是学生的事,学习是不可替代的。“学为中心”的思想强调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学情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个体的学习是否在发生为效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以及学生的个体成长为目的。“学为中心”的学生观反映在对学习与成长的完整意义的关注上,它要求教师从“学科中心”转向“ 学生中心”,从而形成“ 学生立场”的教与学。

尊重学科的性质。从“模式推进”到“要素推进”,尊重课程性质、强调促进理解的有意义学习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与全国各地一样,早期的浙江教学改革也有模式建构的冲动,但大家很快就明白,“模式不是目标,而是路标”,前进征途需要一定的模式让教育思想操作化,但创建模式绝非改革的目标。创建模式的同时要有“出模”的规划。这是从发展的眼光和区别目的与手段的角度辩证看待“ 模式”问题。

模式不可过细,过于狭窄。因为它要面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习目标类型、不同的学习对象,以及不同发展水平的操作运用者(教师)。2012年,我们及时提出“尊重课程的性质、尊重学习目标的类型、尊重学情与尊重教师风格”的主张,引导教学改革从“ 学校驱动”向“ 学校与学科双驱动”发展。

“尊重课程性质”绝不是认可“学科本位”,而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尊重学科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改进教学活动。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都能看成是若干要素及策略的组合。主张“要素推进”也不一定否定“模式推进”,而是希望缩短依靠模式的过渡时期。因为教学活动的复杂性,整齐精致绝不是教学模式的追求。

几年来,体现课程性质,结合课型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探索,让大家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理解模式,探索改革。许多教研员逐渐从教学改革的激烈批评者转变为教学改革的积极促进者。“ 学科推进”渐成浙江教学改革的特色。

注重系统的运筹。从“聚焦课堂”到“综合推进”,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反思与改进是教学改革后继发展的方向。

按照一般的理解,“ 教学改革”应是“ 课程改革”的子概念,是改进课程实施环节的努力。区别于十多年前从课程建设切入的课程改革,今天的教学改革从“改课”开始。因为课堂是师生活动的集中场所,其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根本。我们的改革主张从起初的“课堂变革”到后来的“教学改革”,反映了改革实践的切入点在逐步展开。

2013年开始,浙江教学改革逐渐展现出改革实践的多样路径和综合化倾向。国家课程的学习设计与整合实施,以综合实践为重点的课程建设、作业改革、课堂评价与学业评价的改进,教学活动管理的改进以及学生自主管理与德育教学相融合等多样化的实践层出不穷。

教学改革的综合化倾向、“成长意义”的教学改革似是新概念,但却是教育回归本来功能的必然。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