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美育:以美启真,提升人生境界——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

时间:2018-06-28作者:杨娜来源:《教育家》杂志

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对美的追求是精神境界提升的一种表现。“快递哥”雷海为十多年来以诗词为伴,打败北大硕士斩获“诗词大会”冠军,“温州抹灰哥”每天坚持在工地上练习书法,令人敬佩……这些网络名人展现了普通人对美的重视,对精神追求的关注,更向大家证明了不管什么职业、什么身份,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天性和追求美的能力。

 

怎样正确理解美育及其价值?如何以传统文化为切口在中小学和大学课堂里开展美育?当代美育遭遇什么困境?带着这些疑问,本刊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冷成金,听他畅谈对美育的创新性感悟和实践。

 

对应然之理的情感体认

 

记者:您作为研究美育的专家,写过《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唐诗宋词研究》等以美学打通文学的经典著作,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些年国内美育的兴起,您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美育?从中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冷成金:审美教育其实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这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文化的复兴,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审美教育自然会兴起。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回归,也是对传统教育方式合理因素的弘扬。蔡元培先生说“以美育代宗教”,意即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是艺术—审美而非宗教,美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格境界的提升,美育的过程就是人格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比如你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自古及今,传唱不衰,其中对生命和事功、“天理”与人情的敏感和深情,至今令人动容。在诗中,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眷恋,也有对保家卫国这种“天理”的体认。然而“天理”未必是人情。读诗的目的就在于在吟诵中不断地把应然的“天理”,化为乐于接受的人情,让人感受到“天理”之美,从而提高人格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审美教育。很多人把美育理解为一种艺术欣赏能力,这是很浅层的,欣赏艺术作品仅仅是达成美育的一种方式,而非美育的目的本身。

 

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在强调人生的目的,其实人生的目的就是不断地把应然之理内化为自己的生命情感,就是提高人格境界。可以说,我们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审美人格的生成教育,离开对审美人格生成的关注,我们所有的素质教育恐怕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形成远大的、高尚的人格,只有生成较高的人生境界,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要把真正美的东西教给孩子

 

记者:您做过中学教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您觉得美育在中小学贯彻落实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美育:以美启真,提升人生境界——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

 

冷成金:我认为美育在中小学贯彻落实上的最大问题是怎么把真正美的东西教给孩子。古今中外那些通过历史检验留下的经典才是真正美的东西。但我们现在很多吸引青少年的东西却不一定适合他们,甚至会引起很多负面效果。

 

一些对青少年儿童极具吸引力,主流评价也不错的日本动漫,其实就不适合他们观看。如影片《萤火之森》,画面美则美矣,但以抽象的形式抹掉了很多细节,抽空了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对于那些没有形成较为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的青少年来说,可能没有正面作用,还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一是孩子们在现实世界吃饭睡觉,精神却沉浸在那个所谓的美的世界,结果往往造成学习成绩下降。二是固执地追求某些在他们看来纯粹、高尚的理想,但实际上是脱离现实,甚至是极端的。被那些心灵还没有装上丰富处理软件的儿童消化后,一旦推到极端,就是反人类的。

 

比如《你的名字》《大鱼海棠》,看着都很美,实则导向就是错的。《大鱼海棠》里女主角为了所谓的正当理想,牺牲了爷爷奶奶、自己的追慕者甚至整个家族,这就很可怕。我们的下一代要是都看这些东西长大,很可能以后会为了爱情牺牲父母,而且关键是,能牺牲父母,就能牺牲全人类。

 

另外国内时下流行的一些动画片也不能给小孩看。比如《熊出没》系列,讲的道理是合适的,但它讲道理的方式、讲道理的过程和讲道理的形象不合适,很可能会将人导向粗俗化,乃至流氓化。而《喜羊羊与灰太狼》连讲的道理都不一定合适。

 

还有像《甄嬛传》那样收视率很高的历史剧,剧中没有光明、没有理想,没有热情,完全不能作为艺术作品来欣赏。有人说它反映了真实的历史。但历史是一条长河,水中既有清水也有污泥,为什么一定只把污泥挖出来给我们看,说这就是历史呢?影视作品里既要展示污泥,也要展示清水,这样才能坚持正面的价值导向。然而现在很多影视剧不一定赞扬真善美,却更不会去鞭挞假恶丑,还说这是实事求是,这是非常错误的。

 

记者:信息化时代碎片化阅读的流行,让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去品味经典。从美育的角度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教师应从中扮演什么角色?

 

冷成金:信息靠网络,沉思靠阅读。网络的方便性无可取代,但它平面化的致命缺陷也带来了诸多恶果。网络信息的发布不用经过出版阶段的过滤,比较自由,可靠性低,更不具系统、深度的思想体系。人们耽于其方便性不愿思考,这是对独立思考精神的侵害。

 

在美育上,要清醒地认识网络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它的方便性,节省各项成本,提高自身认知理解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图书、借助系统知识保持独立的思考精神。网络很多时候是反美育的,为了流量故作惊人之语,还常用光怪陆离的方式去吸引人的眼球,让人防不胜防,而这种吸引恰恰是对良好审美思维的迫害和损伤。有着丰富经验的教师就是要警惕这些东西对青少年的侵害,做好领路人,积极地引导他们分辨美丑。

 

“要把孩子当大人教”

 

记者:那您认为中小学审美教育和大学审美教育在目标和实施方式上有什么根本区别?

 

冷成金:我历来反对把儿童、中小学、大学的美育区别开,其实它们是无法区别,也不应该区别的。只能说有些行为方式、有些东西大人看来是美的,但小孩看不懂,那就应该用正确的、适合于孩子的方式去让他们理解。有人说小孩就不应该谈美,或者小孩只应该谈这样的美,这些想法都很狭隘。虽然孩子应该有孩子的美,但是作为美本身,孩子的美和成人的美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已。一定要坚持这个观念,否则美育就会被人为地割裂。

 

众所周知,《西游记》是成人的,也是儿童的。对于这部伟大的作品,成人、儿童、研究者各有看法。在与儿童的对话中,我发现《西游记》的一些基本思想,比如佛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他们那里可能感受得更快更多更深。要跟小孩说大人话,绝不是让他早熟,让他失去童真的乐趣,恰恰是让他及早明白正确的道理;而成人由于某些现实功利的考量,过早失去了童真之心。我始终认为,教育者应该把孩子当大人教,而大人又应该保持一颗童心。

 

记者:“少喜唐音,老趋宋调”,作为唐诗宋词的研究专家,您认为中小学老师怎样才能在教授古代诗词的过程中进行美育?

 

冷成金:唐诗宋词之美确实臻于中国文学之美的极致。现在老师教授唐诗宋词有一个误区,总认为孩子太小,不懂得深刻的道理,不去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化之美,只在乎能否背诵。但中小学以学习唐诗宋词来进行美育,首先要注重理解,其次才是背诵。记住固然很重要,但记住不一定会懂,而懂了往往会自然记住。在古代,死记硬背更多的是私塾先生为谋生用的功利手段。时代变了,观念也要变。我也给四五年级的孩子讲诗词,事实上最深刻的道理他们都是可以听懂的。

 

比如王维的《春中田园作》:“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屋上春鸠鸣”,斑鸠是体型比鸽子略小的一种鸟,春天的时候叫声很美,是春鸟的一种象征。为什么不写两个“黄鹂”鸣翠柳,因为黄鹂太过高雅,叫声太过婉转,太过清脆,不如春鸠那么常见,那么朴实。用黄鹂就不能把这个春天的真实面貌表现出来。

 

“村边杏花白”,为什么一定要说杏花白,不说桃花红呢?不考虑押韵问题,桃花也是春天的代表,经常在诗文里被提及。当孩子们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热情被调动,对诗词的理解也就更深。孩子有非常敏锐的感受力,有同学认为桃花更好,因为它更鲜艳和热烈。我对他们讲,桃花更多的是表现自己热烈的心情,很可能你心中渴望与一位叫小桃红的姑娘约会,而不是对春天本身的描绘。用“村边杏花白”,作者的主观情感就退居幕后,而对春天本身的热爱和感受就显现出来了。

 

在读“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一句时,我跟他们讲家园感。家园一定要用不变的事物来营造,变动的东西是不能让人有家园感的。尽管燕子飞去又飞来,尽管日历一页页往前翻过,但我的屋子是不变的,屋子里面的燕巢是不变的,人是不变的,这就给我们营造了永恒的家园感。这个家园是如此美好,“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有了这个家园,才会“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对于即将远行的同乡,王维为他喝酒送别,你为什么还要远行呢?这是我们永恒的美丽家园啊!这些孩子都是能听懂的。

 

儿童时期要尽可能储备美的精神能量

 

记者:为提高审美能力,您对少年儿童有什么具体建议吗?

 

冷成金:婴幼儿时期是审美观念的奠基期,在这个时期接受真正美的东西,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这个时候给孩子看电视上丑八怪的形象,他看多了就习以为常,以丑为美。比如很多小男孩看了战争片,现实中就会模仿,拿玩具枪向人群一阵虚拟扫射,看似很可爱,实际上非常危险。这种心理如果固化下来,长大了也许就会发展成校园枪击案。因为看惯了丑的形象,你就很难分辨现实中美的东西。

 

所以我建议在青少年儿童时期尽可能储备多的精神能量。拿我为例,我不一定比我的学生聪明,但是活得肯定比他们有热情,因为我在储备精神能量的那个年代过得很好。十几岁以前,我已经储备了丰富的精神能量。长大后,在我需要的时候,就打一个洞,像提取石油煤炭似的源源不绝地提取这种能量。他们没有储备好这种精神能量,长大虽然很聪明,但是生活明显没有动力,没有热情。人过了青年期就很难再积累美的精神力量,不是说一点不可能,而是要花费很多力气也不一定能做得到。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