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互动、创造与爱,是屏幕无法代替的

时间:2019-03-07作者:王梦茜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与教育领域的结合越发紧密,直播网课、录播公开课、AI批改、VR授课……信息化革命正在推动教育生态的改变。笔者发现,目前互联网教育的内容大体上集中于学科教育,那么在德育这个重要主题上,互联网该如何助力?互联网无法代替的又是什么?

“用互联网来助力德育,确实有很多教师在探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副教授马金鹤说。建立家长群、开设以微视频为载体的微班会、运营家校的微信平台……这些都是常有的方式。“德育工作的提升,一方面是教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深入。”从这个层面上看,马金鹤认为,通过互联网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实践经验,能起到丰富师生认知的效果。

“‘互联网+教育’现在说得很响,其实我觉得应该是‘教育+互联网’。”在全国优秀校长张景浩看来,互联网使德育的渗透力更强大,但却无法代替“人与人”在德育工作开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德育源于人与人的交往

“我们对孩子的影响是以关系为前提的影响,这是教育的一个规则。”马金鹤从德育形成的源头开始阐释,“所以德育行为的落实一定是在互动之中。”在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学生和学生的交往中,他们会逐渐形成规范的礼仪,学习替对方考虑,学习如何合作,懂得如何解决问题……马金鹤认为这些都是巨大的德育资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榜样的引领、老师的感化、自我的反思,从而不断校正、调整自身的认知与行为,形成良好的德行。

“今天我们班进行拔河比赛,我需要跟大家拥抱、和孩子们一起呐喊;在表扬或者批评一个孩子的时候,我需要看着他的眼神,甚至听着他的呼吸……”史家小学老师温程从自身感受出发,表达了看法,“互联网只是一个媒介,把德育的内容进行输出,但却不能真正地去浸染、熏陶、改变这个孩子。”温程还提到了集体的力量,“为什么两个人拔根儿就没有两组人拔河那么快乐?”当孩子处在一个集体中,彼此之间互相的促进和影响在孩子成长中占据了重要作用。

“教育二字,‘教’就是上行下效,‘我做到了,请你像我这样做’;‘育’是一种感化,在感化的过程中培育孩子美好的品行。”马金鹤强调了老师对于学生的“言传身教”。在课堂上,如果学生问题回答错了,老师会怎么应对?如果学生指出了老师的错误,又该如何回应?“老师帮他找个台阶下,就是在教孩子,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尊重别人;老师虚心接受学生指出的错误,则让学生明白要做个虚怀若谷的人。”张景浩表示,“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育人。”

 

德育是个系统性工程

德育是什么?

从文件上看,教育部2017年8月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德育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从实践者的角度看,“德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各种能力、品质等”。在教育工作岗位度过了40多个年头的张景浩,将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总结为三条路径——主题教育、跨学科渗透与家校共育,他说:“我们不能单打一,单打一的德育是没有生命力的。”主题教育,围绕一个主题,整合各方面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跨学科渗透,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育的全过程中;家校共育,把家长纳入教育机制,让学校承担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责任。

“德育是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在这个综合工程中,德育无处不在,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张景浩列举道:“它会涉及班主任、各个学科老师,乃至后勤工作人员。”例如,在温程班上的“中医药文化进课堂”活动中,班主任引领孩子认识中草药、家长帮助孩子一起制作艾绒坐垫、中医专家与孩子讲解中医药知识、食堂师傅带孩子寻找餐桌上的中草药……各方合力,让孩子在接触中医药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于孩子而言,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来自周遭的人与环境,他们所接受的德育是全面而立体的,这是扁平的屏幕所无法给予的。

 

德育更需发挥创造性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性。”张景浩说。

这种创造性来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爱,张景浩以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的课堂举例。有一次公开课,一位学生答不上问题,她便说:“对不起,我刚才的话没有说明白,我再换一种方法问行吗?”结果学生还是答不上来,她让那位学生先坐下,听听别人怎么说,当别人说出正确答案时,吴正宪问:“你同意他的答案吗?”孩子答:“同意。”这时候吴正宪对全班学生说:“给他们两个人掌声。”当掌声响起时,全班孩子都在这一堂数学课上学到了“尊重”与“平等”。

马金鹤以另一位特级教师柏继明的数学课为例,阐述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这堂课叫作《统计的认识》,柏继明让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盯着屏幕去统计过往的车辆,有的小组统计得特别好,有的小组统计得乱七八糟。然后老师引导孩子们去寻找原因:“为什么你们统计得那么好?”“因为我们有分工、有合作,有互信。”“孩子们在这堂课上学会了如何合作,这种体验式的德育就是最好的德育。”马金鹤说。

如何将德育渗透进教学中?张景浩的一个经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上述两个例子也充分体现了“顺”与“导”的作用。老师运用自身的教育智慧,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不着痕迹地走近最核心、最本真的德育目标。这个过程是在面对面的即时情境中完成的,需要老师细致的观察、创造性的挖掘以及耐心的引导,而这些却无法通过网线传递给屏幕那端的学生。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