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语文课中的性别教育

时间:2019-06-06作者:陈铭来源:教育家杂志

“性别教育”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还是很陌生的。性别教育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性教育,也绝非我们日常听见的“男孩必须阳刚,女孩必须温柔”的性别刻板教育。

我不得不承认,我们大多数的校园环境并不是一个性别友善的环境。对于多元性别我们缺乏基本的认知,学校里也充斥着我们不自知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性别歧视、性别刻板印象,校园里基于性别的欺凌也时有发生。我们没有专门的性别教育的课程,作为一名对性别教育很感兴趣的语文老师,我做得更多的尝试是将性别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思考当语文教学遇到了性别教育,我可以怎么做。

 

文本研习与主题探讨

 

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文本研习和主题探讨是学生最为主要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我会有意识的设计一些与性别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针对两个方面:一是针对课文内容对社会性别意识的反思与分析,二是针对课文内容对亲密关系(爱情、婚姻、家庭)的思考。前者如祥林嫂为什么会没有自己的姓氏(出自鲁迅的《祝福》),在《雷雨》中,为什么鲁侍萍会把悲剧的原因归结到女人的命运上;后者如《致橡树》呈现了哪些恋爱的类型,反映了怎样的两性关系?

这种带有鲜明的性别意识的问题是对主题的进一步深入、质疑和探讨,往往这个时候,课堂便会一改传统的问答式的教学,学生们会积极讨论,热烈发言。

除了教师去设计问题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也会生成很多值得玩味的与性别密切相关的问题。《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贾宝玉的形象气质往往是我们讨论的重点,这与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中的男性、女性是不同的。上课时就有学生当堂质疑贾宝玉“娘”、王熙凤作为女人怎么这么狂放,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与学生探讨多元性别气质的契机,既能让学生明白性别气质的多元,进行新的性别建构,又能让学生消除个人的偏见,回到分析人物本身。

 

课文的背景介绍与拓展延伸

 

“知人论世”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大大地拓展学生的认知区间,从而引领学生进入性别教育与语文教学的交叉地带。《离骚》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学生在查阅屈原这一人物资料的时候发现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和闻一多关于屈原“断袖”的言论,这一发现在班级引起激烈的争论,而争论的核心在课后探讨中转移到“且不论事实如何,为什么我们无法接受屈原有断袖之好呢”,这成了一次难得的反思我们对不同性倾向者态度的机会。

我在教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篇小说时,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关于斯巴达人的勇猛善战、战无不胜的背景知识。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战无不胜的斯巴达是被谁消灭的?”课堂上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课后查阅资料后我在第二节课和学生简单分享了底比斯圣军,这支由150对男同性恋伴侣组成的精锐部队一下子让学生改变了对男同性恋的刻板印象,原来他们也可以阳刚、勇武、威猛。那一周的随笔,甚至有学生专门撰文反思了大众传媒、影视作品所建构起来的不一定真实的同性恋形象。此后,底比斯圣军成为我上这篇文章必抖的“包袱”。

 

在拓展阅读中帮学生树立端正的“性别观”

 

我们班级每半月有一期《启轩读本》,我时常选择一些与性别议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尤其是和当下流行文化、社会热点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放入其中。例如《鹿晗为什么会走红》,这样的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女性权力的发展以及当下社会中男女性别气质的多元化呈现,也借此消除一些性别不友善的观点。

除此之外,我还有意识地补充一些亚文化文学(如同性恋文学)中经典名篇,例如黄碧云《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白先勇《树犹如此》,尽管书写主体不同,但是究其本质而言,都是对人类情感与精神的书写,与一般的小说散文并无二样。有学生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这样写道:“起初我带着猎奇的心理去阅读,但是最终我所看到的只有爱情,而不是所谓的不同。”让学生看见不同,以及让不同被看见其实都非常重要。

 

在写作中引导学生探讨“性别”

 

语文教学的写作训练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写作课中主题式的写作,属于课堂训练,这种训练往往和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我和学生在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对爱情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文章中罗密欧翻越了高高的墙垣与朱丽叶互诉衷肠,我们会发现这堵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象征家族世仇。我们在写作之前探讨了古往今来那些打动人心的爱情故事中相爱的双方中间总是耸立着一堵高墙,它可能是阶级、财富、种族,也可能是性别、时空等等。第二节课我们就进行了一次爱情故事撰写的写作训练,这一切看似与性别议题无关,但是每一次都会诞生出不少与性别有关的动人故事。学生可以通过“写”来思考亲密关系,反思男女在这种恋爱中的权力关系、多元性别气质、不同性倾向面临的困境。而这样的写作训练还可以运用到《致橡树》《雷雨》《错误》这样的课文教学中……

除了课堂的作文写作,另一种是课后的随笔,也是我将性别教育融入学生写作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采用随笔的方式对日常生活的性别问题进行讨论,这些话题的产生除了教师抛出以外,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的语文课堂,有一个课前3分钟演讲,学生往往在演讲中会迸发出取之不尽的讨论性别话题的思想火花。例如县里中老年篮球队队员穿着粉红色球服,由此引发学生思考男性可以穿粉红色的衣服吗,为什么女厕所总是人满为患,为什么学校悬挂的名人名言鲜有女性的言论,女生是不是天生不适合学习理科……

为了给学生提供随笔的“源头活水”,我们班级里有一块叫作“启轩视野”的园地,上面每周都会更新一两条社会热点新闻,而与性别议题相关的新闻总会时不时出现。性别思考视角给我和我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学生在随笔中通过金星的走红从而对性别进行重新的认识,通过讨论榆林孕妇堕楼事件思考现代社会女性的生殖权益,通过讨论艾滋青年被辞退事件看到了艾滋患者受到的歧视。

新时代的学生,如果他无法对文本内容进行价值上的思考,仅仅让他停留在语言艺术上的美学欣赏,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或者说这种方式也绝不能让学生产生深刻体悟,你甚至会发现能够和学生的生命体验形成互动才更能打动人心。当然,语文教学遇到性别教育,这并不意味着舍弃语文,那样的话就是本末倒置了。语文,为性别教育提供一个可以有机融合的载体,这一个相得益彰的过程。

最新版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对社会性别及其规范、社会性别平等、刻板印象与偏见、基于性别的暴力的学习要求,同时参照台湾地区十几年的性别教育以及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历程,我们便会知道“性别教育”并非可有可无。我尝试实践性别教育的几年里,感受到周边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思维训练;而同伴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友善,基于性别的欺凌行为逐渐销声匿迹,师生关系也多了一份坦诚与信任。因此希望更多的教师投入到将性别教育融于学科教学的尝试中来,让学生获得一种更加全面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