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不要谈“音变”而色变——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所长张世平谈“改拼音”风波

时间:2019-06-21作者:周彩丽来源:教育家杂志

近日,一则《播音员主持人请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引起热议。文章列出了一些古诗中被改的读音,如“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一骑(qí)红尘妃子笑”等;此外,文章指出,过去在考试中会被判定错误的读音,如今却成了正确读音,如“呆(ái)板”读“呆(dāi)板”,“荨(qián)麻疹”读“荨(xún)麻疹”等。

事实上,该文章里所列举的称之为“被改了的”读音,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是1985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简称《审音表》)中就改过的,还有的来自2016年修订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该《审音表》现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最终稿尚未发布。

无论是已改过的读音,还是《审音表》中可能会被改的读音,都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古诗中的读音不应该改,有人认为读音的修改不应该顺应大众“因错就错”……就此话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所长张世平。

 

审音是为了建立健全普通话语音规范标准体系

 

记者:近来,“改拼音”一事引发民众热议。为什么要对拼音进行修改?

张世平:这类改动准确说来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普通话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通用语言,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作为一个高规格的,跨方言、跨民族语言的,在14亿人口大国通用的语言,应该予以规范。如果通用语不标准、不规范,在传递信息方面就会产生很多误解。我国的通用语的语音现在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一个字在不同词语中表示同一含义时有不同读音,甚至在同一词语中不同人读法都不一样,对这样的词语要进行审音,以建立健全普通话语音规范标准体系。

语音用来识别字意,如果异读音有识别意义的作用,保留异读;如果作用微弱,或者给人造成的负担大于它区别意义的作用,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为避免语音系统复杂,造成普通话难学、难记的情况,方便汉语在国内的推广及走向国际,就进行统读。比如“指”,以前它有三个音,“手指(zhī)甲”,“手指(zhí)头”,“指(zhǐ)示”。这可能是受北京音的影响,但对外地人来说这增加了学习难度,1985年“指”统读为第三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进行了三次普通话审音工作。其中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是到现在仍在遵循的普通话语言规范。2016年第三次审音形成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目前还在教育部官网上公示,征求公众意见,最终稿尚未发布。

 

社会使用语言在先,国家规范调整在后

 

记者:“从俗改音”这次受到很多批评。有人说,改拼音不能“从俗从众”“积非成是”,否则就没有是非对错了。您怎么看?

张世平:从俗改音,是社会改在先,国家规范调整在后。不是国家先制定了标准,让老百姓都跟着走。社会在使用上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根据大多数人的使用进行修改。比如2016年公示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注:此为征求意见稿)中,将“荨(qián)麻”和“荨(xún)麻疹”的荨统读成(xún)。2011年,承担该次审音修订的课题组对北京地区的五百多人进行读音调查,其中读“荨(xún)麻”的占76.66%,读“荨(xún)麻疹”的占93.75%。就是说,这个字在老百姓的日常使用中很少读“qián”。社会使用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家只是做了追认的工作,是适应语言的社会使用现实。

这种改动不是“积非成是”,这里面没有是非。语言是属于老百姓的,不属于国家,老百姓怎么用,国家只能引导,不能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唯一没有罚则的法律,它注重的是宣传引导,老百姓不这么用你非拧巴着来,这是不行的。如果大批的规范和老百姓的使用不吻合,也不合适。一个读音,多数人都“读错”,且“错误”形式一样,那这个“错误”的读音可能更符合语言发展规律。

记者:有网友质疑异读词审音的科学性,请问审音的过程是怎样的?

张世平:就2011年启动的第三次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工作来说,审音委员会专家委员秘书处设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专家组组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王洪君教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承担《审音表》修订课题,可以说动用了顶尖学术力量来做这个事情。课题组要征求国家语委、部分省市代表及网民意见,5万多人参与了网上读音调查。每一个要调整的字音,都有相当的理据,绝不是拍脑袋说变就变。

异读词的修订不是想当然的,而是按照修订原则去执行。第三次审音修订有五条原则:一是以北京语音系统为审音依据;二是充分考虑北京语音发展趋势,同时适当参考在官话及其他方言区的通行程度;三是以往审音确定的为普通话使用者广泛接受的读音,保持稳定;四是尽量减少没有别义作用或语体差异的读音;五是在历史理据和现状调查都不足以硬性划一的情况下暂时保留异读并提出推荐读音。这几条原则充分考虑了历史,考虑了现实,考虑了未来发展,考虑了稳定,也考虑到减轻汉字汉语的难学程度,为汉语在国内的进一步推广普及和走向国际创造条件。

变化总是让人有不适应的感觉。明代语言学家陈第说过:“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我们要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仅以个人好恶轻易拒绝,有些东西的变化有你不了解的道理在里面。在这个事情上,不要同仇敌忾,不要一谈“音变”就色变。

 

标准须规范,使用可宽容

 

记者:改字音可能会让已经习惯了原读音的人认知错乱,或者由于不知道读音被改继续使用错误读音,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改后的读音又该如何普及到大众?

张世平:普通话推广工作有四个重点领域,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学校为基础,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这些行业从业者必须使用标准普通话,让他们引领全社会逐渐往规范的方向发展。

对普通大众来说,不能读规范读音也没关系,它不是强制性的。在实际使用中,只要不耽误信息交流信息传递就好。比如将“大街(jiē)”读成“大街(gāi)”,“鞋(xié)子”读成“鞋(hái)子”,别人也能理解。在社会使用上是宽容的,但是在标准的制定上要准确,还是要引导大众往标准方向走。

记者:一些古诗中的字音被改,有人认为改后影响古诗文美感,不该改。您怎么看?

张世平:涉及到古诗词,我们可以另论。比如“斜”现在统读“xié”。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以前读“xiá”是押韵的,改成“xié”,音韵之美就丧失了,这是很遗憾的。我认为可以适当变通,不同场合不同运用。在读古代诗文或者语言艺术表演的场合,可以读旧音。古代有叶韵之说,也是为了迁就韵脚,体现诗词韵律之美。能读普通话的地方,我们尽量读普通话,需要保留诗词之美的地方,我们也尽可能保留。

记者:前不久,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等几大组织机构共同发布《岳麓宣言》,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重要永久性文件。您认为我们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保护语言多样性之间应如何平衡?

张世平:普通话、方言现在是并重的。以前我们只强调推广普通话,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给方言以政策地位。

而且现在我们强调多语能力。《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 年)》中提到提倡国民发展多语能力。多语多方言,是语言能力提升、文化程度提高、教育程度提高的表现,也适应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未来发展现实。如果掌握多国语言多种方言,在不同场合的交流都能很顺畅。所以,既要推广普通话,也要保护方言,保护语言多样性。

刊于《教育家》2019年3月刊 总第165期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