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教育焦虑多,家长怎么办

时间:2019-06-26作者:杨静 焦洋来源: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提案显示:多数家长不了解教育常识,对教育的目标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么听之任之、要么人云亦云。68%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较焦虑”“非常焦虑”。本刊记者就此专门进行了调查走访,发现引发一些家长教育焦虑的因素中占比最高的是社会环境,其中包括课外培训班、校园安全、手机上瘾、学习成绩等。

 

家长的焦虑

 

对幼儿该开放教育还是送入早教班

现在各类标榜国际化、专业化的早教班“大行其道”,不停宣扬“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动摇着许多家长原本的教育理念。贵州的黄先生就是其中之一。黄先生是一个两岁宝宝的父亲,他认为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应以保护孩子的天性为主,只需适当规范其习惯即可,所以他对孩子的教育是开放性的。但最近总听到别的家长说自家孩子上了各种早教班,黄先生开始感到焦虑,不知究竟怎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好。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郑福明并不认同早教班宣扬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思想。他认为早期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让孩子掌握多少知识, 而是引导家长发现孩子的学习特点,帮助家长掌握在 家庭中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早期教育就是把孩子 送到早教中心学习,让孩子走在前面’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早教班应将早教课程的教育目标定位于对家长的引导,比如教孩子做一些机械动作的练习或者游戏,告诉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机械动作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目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聘专家王玲有着类似的看法:“孩子从出生起就在学习,比如去动物园看各种小动物、看着家里养的小兔子慢慢长大,包括解决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都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这些不需要去早教班学习。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要求孩子学到多少汉字、多少唐诗。安排过多促进智力发育的活动反而不利于幼儿发育成长,幼儿应该在游戏、玩耍中学习。”

担心内向孩子受到校园暴力侵害

最近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校园欺凌等新闻屡见报端,惹得家长们忧心忡忡,担心孩子受到伤害。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叶女士就有这样的焦虑。她读幼儿园大班的女儿有些内向胆小,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玩耍,遇到事情也不会告诉老师,长此以往就成为经常受欺负的对象。今年,叶女士把刚满五岁的孩子送去了跆拳道班,除了让孩子强身健体,也是希望她在未来成长的过程中更有能力保护自己。

“为了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而让她学习跆拳道可能是负面引导。” 郑福明指出,现在校园欺凌问题的确存在,家长希望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防患于未然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和应变能力。“某些案例中,学过跆拳道或武术的孩子在遇到危险时会更易不顾客观情况进行不必要的反抗,反而会激怒罪犯。因此教会孩子对所遇情况进行判断更为重要。”

王玲认为,内向的孩子不是不会交往,而是不愿意交往。“孩子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交往,家长也要找找自己的原因。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孩子的受欢迎程度、交往能力等有很大的关系。那些在幼儿园里被小朋友拒绝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常常会用比较严厉的方式处罚孩子;而受孩子欢迎的父母多是用积极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所以家长改变教养方式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王玲强调,“家长要明白内向和外向的孩子在性格上各有优劣,没有好坏之分。”

借助电子设备学习易让孩子“玩心大发”

在各类电子产品“满天飞”的今天,越来越多青少年网络成瘾,学生的近视率逐年升高。北京市西城区的邵女士就深受其扰。她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经常会有家庭作业需要在电子设备上完成,像英语家庭作业通常是跟着软件读课文,系统根据记录的内容打分,当天晚上十一点之前提交作业,第二天老师检查。邵女士的孩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必须有人盯着,不然她就会切换到娱乐类软件,看一些八卦资讯、搞笑视频。

郑福明不认同给中小学生布置“电子化”作业的做法,他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老师可能考虑到分发、收集作业的便利性会布置通过电子设备完成的家庭作业,但孩子长期使用电子设备会对视力造成一定损害,也难免接触到一些不适合他们的信息。中小学生的思想还未成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思想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郑福明希望家庭作业还是尽可能使用纸质材料。

在王玲看来,电子产品是把双刃剑,孩子看娱乐视频未必就不好。一般来说,孩子如果沉迷于电子产品,通常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缺憾,他们只能从电子产品中获得满足。这样的情况,家长不是要禁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而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这样自然会弱化孩子对电子产品的热爱。王玲坦言:“孩子学习之余看些娱乐视频放松一下也未尝不可。家长事先和孩子约定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大家一起遵守,这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

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没有辅导能力

孩子的成绩一直是悬在父母心头的一把“利剑”,稍有波动就会刺痛家长们的心。南京市第九中学初一学生家长吴云真说,江苏省的考试难度在全国相对较大,而家长的知识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辅导孩子,老师也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孩子。而现在幼升小、小升 初的笔试题目又千奇百怪,去年她把一道小升初的题目发给一所大学的教授朋友,他也做不出来。在这种环境下,家长不焦虑是不可能的。

“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关键。” 郑福明点明了问题所在,“学习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答题能力、思考习惯等。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习成绩影响很大,但现在很多家长只关注知识本身,这是一个误区。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单纯知识的学习,很多考试考的是知识的重组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也越来越强调孩子的综合思维能力,家长也要有这个意识”。

王玲对家长的想法表示理解,在“成绩决定学校”的环境下家长的确容易焦虑,但家长焦虑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更容易影响孩子的成绩,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如果家长经常说孩子数学差,应该多下功夫,这就形成了负强化。孩子心里就认定自己数学差,不再努力了。家长应该把焦虑转化为对孩子有用的行动,比如鼓励或者关怀,这样对孩子才更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不是非要补齐短板,而是要让优势更优。家庭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王玲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孩子的声音

 

家庭教育的主体不只是家长,孩子也是重要参与者。关于家庭教育孩子们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有着自己的焦虑。

今年大三的女生小谢焦虑于被迫在父母的强压之下学习。而初二女生小张最大的焦虑是考试太多,经常感到紧张。她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但不希望家长常常攀比、比较、打骂孩子,也不要管得太严格,不给孩子放松自由的时间。高三毕业生小凯则焦虑自己想做的事情被家长反对,他认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围绕孩子的想法进行指导。“孩子与家长的想法是不同的,需要家长的谅解与支持。孩子也有苦衷,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家长不应该和孩子相互争吵,而是需要相互理解与支持,这样才能铸就孩子的美好人生。”

针对孩子们提到的“家长管理过于严格”“自己和家长想法常常相左”等问题,王玲说:“倾听是做父母最重要的特质。做父母,有时‘听’比‘说’更重要。孩子的快乐需要有人分享,困惑需要有人解答,烦恼需要有人倾诉。而倾听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的含义包括‘尊’和‘重’,‘尊’是指把孩子当作平等的、独立的人格;‘重’是指对孩子的一切——思想、情感、愿望、喜好等加以重视、认真对待。”孩子希望被重视(父母也一样),得到尊重和信任的孩子会展现出更多的潜能。父母只有尊重孩子才可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才可能和孩子有愉快的沟通。

那么在倾听方面,家长应该掌握哪些小技巧呢?对此,王玲给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家长应该掌握“倾听三部曲”:停下来(行动上、语言上、心理上);等一等(听孩子把话说完,听孩子说出全部事实,表示出对孩子说话的兴趣);自己来(父母尽量少给孩子提出意见,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二是家长要注意倾听的几个误区——“我说你听”(父母觉得孩子所走的每一步都需要得到成年人的指导和教诲);“没什么要紧事”(父母总是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孩子的世界);“听是为了说”(父母会抓住一个细节无限发挥、指责训斥)。

“良好家庭教育氛围的形成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不是单一一方可以完成的。希望家长和孩子能多些理解,少些埋怨;多些沟通,少些争吵;多些合作,少些冷漠。”郑州朗悦慧外国语中学教师陈彤如此期冀。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