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重温传统,在名家故事中读懂家庭教育

时间:2019-07-31作者:王梦茜来源:教育家杂志

家庭教育,作为每个人的“人生第一课”,其作用举足轻重。家庭教育的影响,犹如胎记,伴随人的终生。

作为父母,应给予子女怎样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构成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谈一谈名家的家教故事或许能够解答这些问题。

 

对孩子表达全然的爱

 

“一门三院士,九个儿女九栋梁”,这家的父亲就是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梁启超。

梁启超把“情育”与“智育”“意育”并列,作为人生教育的三大方面。他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老实说,要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

他与孩子们之间的感情浓厚而真挚。梁启超曾在给孩子们的信中如此表白:“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梁启超对孩子们的爱,从称呼上就可见一斑。他称大女儿梁思顺“大宝贝”“娴儿”“顺儿”,称次女梁思庄为“庄庄”,给三女梁思懿起了“司马懿”的外号, 呼四女梁思宁为“六六”,称小儿子梁思礼“老白鼻(BABY)”。这些亲切到几近肉麻的昵称,梁启超从小喊到大。当孩子们三十多岁时,他写信依然会这样开头:“大宝贝思顺,小宝贝思庄,还有两个不甚宝贝的乖乖”。

这位严肃的思想家,在家里就是个“孩子迷”。他和孩子们平等相处,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全然的爱, 孩子们从小就接收到一个明确的信号——爸爸爱我。而这份笃定的爱,会带给孩子们自尊与自信。

 

尊重孩子,提倡因材施教

 

有人问梁启超:“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梁启超答:“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趣味主义也是梁启超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他用心体察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尊重他们的专业兴趣。

他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观察孩子,根据孩子们不同的个性、脾气和兴趣来引导,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他会与孩子们在学习和前途上进行多方面的反复沟通,使他们得到自由发展,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梁启超的子女大多学的不是所谓的“热门专业”,但凡是真心喜欢且对社会有益,他必定全力支持。梁思成主修建筑史,梁启超深知这个专业找工作不易, 但依然全力支持儿子的学业。次子梁思永立志投身考古,他便亲自联系当时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自掏腰包,让梁思永有机会参加实地考古工作。

他也会给子女提建议,但绝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梁思庄在麦基尔大学面临该选学哪个具体专业的问题时,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希望她学生物专业。梁思庄尝试之后发现对生物学毫无兴趣,十分苦恼,便向大哥梁思成诉说。梁启超知道后,非常后悔,赶紧写信给她:“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梁思庄后来改学十分冷门的图书馆学,考入了哥伦比亚图书馆学院,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认为,事业无所谓大小,认定一件事去做就是可敬的。在孩子们的专业学习上,他会为他们作长远考虑,但一定是以孩子的兴趣为首要原则。他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曾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珍视孩子的“天真无邪”

 

著名画家丰子恺曾画过一组漫画,寥寥几笔勾画出了他眼中的教育问题:“一厢情愿地给予,但不一定是他们身体所需的和心里想要的”“一厢情愿地领路,但不一定是他们当下想去的和未来想走的”“一厢情愿地抬高目标,但不一定是他们能力企及的和心理承受的”。

丰子恺认为,儿童时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但并非世人所认为的教育和塑造的黄金时代,而是“不教育,不约束”的黄金时代。他异常珍视孩童的“天真无邪”,称他们为“全部身心公开的人”,他在画中也常常描摹儿童日常生活中那些耐人寻味的平凡琐事。

孩子看到书桌上放着苹果想取食,可是手够不着,大人又不在旁边,情急之下,孩子就把书桌的抽斗逐个拉开来,组成了一部小楼梯,爬上去取到了苹果。此情此景正好被推门进去的丰子恺看到,他惊喜地拿起笔来,把这个可爱的镜头捕捉到他的速写本里。

“童心,是儿童本来具有的心,不必父母与先生教他,只要父母与先生不去摧残它就够了。”丰子恺的小女儿丰一吟回忆,丰子恺非常反对把孩子培养成“ 小大人”,不赞同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他认为 “小大人”是“在青虫身上装翅膀而教它同蝴蝶一同飞翔”。

在丰子恺次女丰宛音的记忆中,父亲经常与孩子们一起搭积木,“乘火车”,教他们唱儿歌。他写道:“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还开心;他们哭了,我觉得比我自己哭还伤心……由于这种爱和亲近,我才常常体会了孩子们的心理,发现了一个和成人的世界 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而这个儿童的世界,需要大人们亲自走进去,讲他们世界中的话,从他们身上学到一点童心。如此,教育才能不“失真”,父母与子 女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

 

“身教”远重于“言传”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在钱学森之子、计算机应用高级工程师钱永刚的记忆中,钱学森夫妇从来不对他说什么大道理。他们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身教”远远重于“言传”,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讲得再多,不如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酷爱读书是钱家的家风。但钱学森夫妇从未教过孩子如何读书,至于怎么读书,钱永刚是观察父母学来的。在他小时候,钱学森夫妇每天下班回家后,常常继续投入工作,后来孩子们一回家也拿起书本学习。在钱永刚的眼中,父母做学问,总是注重持之以恒,注重积累,毫不功利,从不着急,一点一点积累。钱学森夫妇稳健的学习态度和精神就这样烙刻在子女的脑海中,渗透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

榜样的作用同样体现在著名作家杨绛与钱钟书的家教传统中。他们的女儿钱媛也是一位才女,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英语系教授。

杨绛自身便是受父母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他们对女儿钱瑗,也从不训示。女儿见他们嗜读,也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随之渐渐入道。女儿学外文,有个很难的单词,翻了三部辞典也未查着,跑去问爸爸,钱钟书不告诉她,让她自己继续查,查到第五部辞典果然找到了。

杨绛认为,“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与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尤为重要。

刊于《教育家》杂志2019年4月刊 总第169期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