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人工智能助力未来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在京举行

时间:2019-08-02作者:来源:

8月1日-2日,为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由北京师范大学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9”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主任赵沁平,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教委主任刘宇辉,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刘朋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科大讯飞执行总裁吴晓如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峰会吸引了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等多个领域的领导和专家,产生了一场火花四溅的思想碰撞。

 

人工智能助力未来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在京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生态基本形成,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逐步深化,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陈肇雄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律,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构筑我国人工智能新优势。一是坚持创新引领,夯实融合基础;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培养融合人才;三是坚持产教结合,完善融合生态;四是坚持协同开放,营造融合环境。

 

人工智能助力未来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在京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为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所做的努力,并对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他强调,在规划层面,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实践层面,建立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在研究层面,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中小学校等各方加强合作。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从教育生态、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管理模式、师生关系等维度影响着教育。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日益深入,个性化学习和减负增效得到实现,与此同时,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改变,教育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也始终如一。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在助力因材施教和实现教育均衡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学情数据价值,实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将优质教学资源输送到偏远地区,比如双师课堂就将城市教师与边远地区的学生连接在一起,通过终端,教师远程实现智能批改和学情分析,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主持的“跨界融合·推动教育创新发展”主题论坛上,教育部科技委主任赵沁平院士做了“虚拟现实+教育”的主题报告。他分享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不同行业里的应用和探索,并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他强调,VR/AR只是一种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代替不了教师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做了题为“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教育评价”的主题报告。他表示,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未来社会的人才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但传统的教育评价由于手段和技术的限制,对这些重要的素养难以进行客观的评估,因此需要整合多方面的科技进展,赋能教育评价,使教育评价能更好的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工智能助力未来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在京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黄荣怀教授介绍了面向智能教育的三个基本计算问题,分别是:从“智能教学系统”到“学习过程认知计算”、从“课堂行为分析”到“教学行为计算”、从“学习环境设计”到“学习环境计算”。他指出,如何平衡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是当前中国教育需要应对的问题,而技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智能技术变革教育具有个性化、情境化、数据驱动、新教育生态等基本特征,从人类“适应”机器,再到机器“真正”服务人类,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人工智能助力未来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在京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黄荣怀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除了“A.I.+教育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峰会”,还有“精准管理与区域教育现代化”“脑科学与语言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与智能教学系统”“人工智能教育的制度、政策与伦理”“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质量评估”“因A.I.而能 共创智能教育新未来”六大分论坛。各方代表的思想碰撞,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革新提供新的思路。

此外,峰会同期还举办了“深度学习与Pyhton与R软件的实现”“教育和心理学中的大数据挖掘方法”“教与学中的过程性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促进人员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测评中的数据挖掘”等五大前沿数据挖掘工作坊,探讨数据挖掘在教育测评、人员管理等多领域的重要作用。

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与科大讯飞联合主办,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智慧学习研究院,科大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共同承办。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