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迎接新中国七十华诞,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座谈暨新书发布会”举行

时间:2019-09-20作者:刘秀萍来源:

9月18日下午, “迎接新中国七十华诞,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方略》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

 

“迎接新中国七十华诞,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座谈暨新书发布会”举行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

 

会上,该书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教授指出,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华诞的欢乐氛围里,教育同仁济济一堂,以书为载,交流研讨,畅叙教育巨大成就,畅想教育未来发展,很有意义,大有裨益。他介绍了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方略及新书出版背景。他高度概括了新书的三个特点:第一,“新”,立足新时代,提出新命题,阐述新观点;第二,“高”,力求高站位,倡导高品质,育人高质量;第三,“实”,针对实际问题,展示实际案例,论述实事求是。他指出,基础教育是高等学校优质新生的策源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高扬学校品质提升大旗,打造高品质学校。他认为,不能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来衡量学校,鼓励百花齐放、先行先试、改革创新,高品质学校建设应遵循共同方略和基本路径。他勉励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要准确掌握新时代关于加强党的领导的新强调、关于教育作用的新定位、关于立德树人的新阐释、关于教师队伍的新表述、关于评价体系的新要求、关于服务能力的新期待、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扩展,旨在把孩子教育得更好,把学校建设得更好,为祖国发展做贡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

 

“迎接新中国七十华诞,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座谈暨新书发布会”举行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对这本新书给予高度评价并作题为“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旨发言。他指出,传统学校是大工业化的产物,集中有限的文化资源,考虑工业化生产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没有考虑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未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要求重构学校形态,要求变革教育方式,实施个性化、定制化学习。他诠释了“新教育”学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介绍了“新教育”学校所倡导的基础教育生命课程体系:强调课程体系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追求课程体系的“真”“善”“美”理念。他指出,未来的学习将是终身化的学习,未来的大学形态会发生变化。要形成全社会共识,加大教育改革力度,通过各方合作探索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模式。 

 

“迎接新中国七十华诞,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座谈暨新书发布会”举行

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翟博

 

 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翟博谈了对新书的阅读体会并作题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方针”的主旨发言。他首先分析了新书的基本特点:理论性强,实践指导性强,前瞻性强,案例丰富。其次,他对高品质学校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坚持正确的方向;第二,坚持以先进的改革思想为指引;第三,坚持高质量的发展;第四,坚持与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相结合;第五,坚持特色发展;第六,坚持文化的高品位;第七,坚持教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第八,坚持明确的目标。最后,他解读了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内涵,认为高品质学校建设具有内生、内在和内化的属性;课堂、课程和教学是高品质学校建设的三个核心要素。 

 

“迎接新中国七十华诞,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座谈暨新书发布会”举行

 

新书发布会上,来自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上海市奉贤中学、辽宁省凌源市第四初级中学、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教师进修学校、河北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实验中学等单位的代表纷纷参与交流发言。编委会成员向来自全国各地基层学校的代表赠送了新书。

《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方略》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聚焦学校品质提升方略,共分为十一个章节。该书紧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高品质学校建设的相关战略要求,针对推进教育现代化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塑造学校发展哲学、出台学校发展规划、落实学校管理标准、制定遵循学校章程、发挥校长统领作用、调动教师主体作用、凝练学校特色文化、构建现代课程体系、建设美丽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幸福成长等十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品质提升的主要途径,同时该书还运用丰富的案例,提供了几十所全国各地一线学校的实践探索作为借鉴与参考,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方略。全书材料丰富、可借鉴性强,许多做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