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开往春天的列车,载着我们赴一程生命之旅

时间:2020-03-18作者:袁红强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亲爱的同学们: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若干个重要的时刻,比如你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比如你刚进小学校园的时候,又比如你在某项兴趣爱好上取得巨大成绩的时候,等等。这些重要的时刻就是你生命旅途中一个又一个的站点,它们联结着你的情感,书写着你的生命,见证着你的成长。

年初,一场疫灾席卷了神州大地。今年的寒假,很漫长,很特别。我们每个人都遇到了人生中一个特殊的时期。现如今,“禁足”已月余,春暖花已开,你是否有过彷徨,你是否有过思考: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将载着我们经过哪些站台?

储知蓄识,造福社会,读书很重要。前几天在新闻上看到了两张照片。在武汉的方舱医院,有两名感染病毒的高三学生,一个男孩,以箱子为凳,以床为桌,正专心致志地学习着,他说他的目标是考取武汉大学,将来回报家乡、建设家乡;另一个女孩则抱着书籍,躲进堆满医疗物资的储物间进行网络学习,她说她将来要做一名老师,为孩子们授业解惑。我很感动,感动于他们在病毒肆虐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学习的热忱,感动于在这样充斥着恐慌、畏惧、的氛围中他们依然能泰然处之,保持着一颗平常之心、感恩之心。孩子们,让我们想一想,千里之外的我们,有着优于他们几十倍的学习环境,还有什么理由不自觉地学习呢?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呢?相信同学们也看到了,像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这样的仁心医者,正用他们渊博的医学知识,用他们的责任担当,救死扶伤,守望相助。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更可以改变他人的命运,这才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真正要义。

在这样重要的时期,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读书,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着你的能力,影响着你的思想,拓宽着你的眼界,最终,这些美好的东西融入了你的血液,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尊重自然,敬畏地球,生命很重要。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时曾学过一篇课文,叫《浅水洼里的小鱼》。课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不停地捡起沙滩上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把它们一条一条地扔回大海里去。旁人不解,说这么多的小鱼你一个人是捡不完的,没有人会在乎的。没想到的是这个小男孩一边吃力地继续捡鱼,一边说这条鱼在乎,这条鱼也在乎……是啊,这个小男孩深深地懂得,鱼和我们人类是一样的,谁都有生存的权利。

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拥有公正公平的生存权利,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敬畏。如果我们善待地球,她就是善良的母亲,给予我们阳光雨露;反之,则会引来灾难与危机。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烧了整整五个月,烧死了数以亿计的野生动物;非洲的蝗虫灾害,吞噬了多少庄稼和粮食;人类捕食野生动物,导致不明病毒的可怕蔓延,这些,都是漠视生命的血泪教训啊!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医学家史怀哲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敬畏生命的思想。他认为,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都是神圣的,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渴求幸福、畏惧死亡。

同学们,我们首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我们要知道,人类在地球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和一草一木、一蚁一虫都是平等的,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与共,任何生命都有其独有的价值,我们和它们不可分割。

关心长辈,关爱他人,亲情很重要。此次疫情,让我们有了与家人长时间相处的机会。在这样的重要时刻,我们更要珍惜。在宅家抗疫的时光里,是你的父亲母亲,与你辛勤为伴;是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你温暖与共;是你的老师与班主任,与你线上相约,给予你知识与力量;是你的亲爱的同学,与你彼此支持;是你社区的抗疫防疫志愿者,对你亲切关照……这,让我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不只有你一人在孤独前行。你的身边,还有那么多的他,与你相伴相守。打个电话吧,让你的亲戚、长辈们听听你的声音;发个视频吧,让你的老师、同学看到你美好的面容和健康的身体;写封信吧,让远在千里之外与你结对的同学收到你的问候和温暖;烹饪一份美食晚餐吧,让你的家人感受到你的懂事与成长……

同学们,疫情当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你觉得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等着你去做?那么,不要迟疑,不要等待,让我们思考起来,行动起来,共乘这趟驶往春天的列车,赴一程生命之旅吧!

浙江省杭州市德胜小学 袁红强

2020年3月6日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