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朱永新:未来的教育,筑造人机共生的新家园

时间:2020-08-07作者:朱永新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8月6日,在“湛庐大师行”活动上,国际AI教育学会会长罗斯玛丽·卢金,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松鼠Ai 1对1创始人、首席教育技术科学家栗浩洋以及湛庐文化创始人韩焱,进行了一场主题为《智能学习的未来》的讨论。以下内容来自朱永新教授的发言。

 

从社交智能到自我效能感,把握人类智能中最关键的要素

 

在《智能学习的未来》这本书中,卢金教授重新定义了人类智能,提出了交织型智能模型。她提到,我们可以通过学术智能、社交智能、元认识智能、元认知智能、元主观智能、元情境智能、自我效能感这七大要素来发展人类智能,并使其保持领先于人工智能的水平。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更好地理解交织型智能模型,价值非常大。

我认为,交织型智能模型中的七大要素其实分为两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包含两个很重要的要素,一个是学术智能,还有一个是社交智能。这两个要素都很关键,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工智能很难拥有的,特别是社交智能。

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知识不再像过去那样割裂,所以对于知识的整合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在过去,我们会强调专家应专精于一个领域,而现在我们强调的是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同时,我们也强调社交能力,就像卢金教授说的,“智能不仅源于人际互动,而且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人际互动之中。”人类想要在21世纪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充分利用这种社交智能。因为这是一种人类所独有的智能,是人工智能不具备的,“它源于我们对自己和同伴的情感,源于我们的感官,源于我们对自己和同伴的深入理解”。社交能力是智能社会中人类能够战胜人工智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

第二个板块,包含其他五个元智能要素,它们指向人类对于知识、思维、情境、情感和自我的认知,这五个维度在心理学领域里可以统称为元认知。过去我们在讲元认知的时候,就是讲认知本身,但是卢金教授进行了细化,对元认知理论进行了发展。

由于人总是在空间和情境中进行活动,所以对于情境的判断和理解也是非常关键的。另外,自我效能感,也可以理解成元自我。人的自我认识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关键的要素,这一点对于我们的教育是非常有启示的。

 

个人成就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与燕国材教授等合写过一本《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其实卢金教授讲的第一个智能要素,即跨学科的学术智能,就相当于智力要素,它跟智力的关系更紧密。第二个智能要素,即社交智能,和非智力因素关系更紧密。

我们在书中还推出了一个公式:一个人的成就=智力因素x非智力因素。相对来说,智力因素是恒量,人的智商和智力在发展形成后会比较稳定,但是非智力因素是个变量。一般来说,尽管人和人之间的智力差距很大,但非智力因素的差距更大。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的智商很高,但是社交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很差的话,也很难做出大的成就。所以说,智商并不是衡量人类智能的唯一标准。

这对父母和老师是非常有启示的,因为这些非智力因素恰恰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忽视的。这就启发我们,作为父母和老师,一定要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包括同理心、感恩心、人际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这些是比分数更重要的能力,而且无法通过考试测试出来。

 

打造动态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认为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没有一套适合的教育评价体系。

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集中在第一个智能即学术智能上,是围绕着智力进行考评的。但对于情感的考评是没有的,也缺少对合作能力等的考核。也就是说,我们缺乏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所以,我觉得在教育上我们今后要打造一种新的评价体系,避免像过去一样只有分数这一项评价标准。

未来的教育评价系统可能是不需要注重结果的评价,而是注重过程的评价。人工智能在这个过程中会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把一个人的行为表现记录下来,通过分析这些行为,最终形成一套动态的评价体系。

 

人机结合时代,未来学生的三位老师

 

未来,人工智能一定是人类的伙伴,而不是人类的敌人,它会帮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所以人类要懂得利用人工智能来帮助自己。这就需要把人工智能打造成一套帮助人类发展的重要利器,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一定是一个人机结合的时代。

未来的工作也会由人机合作完成,教育也是。从今年的疫情我们就已经能看出,学校的教育围墙是可以打破的,学习的方式是可以不限于校园的。所以对于未来的知识传授、未来的学习过程,人工智能技术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认为,未来的学生会有三位老师:一位是人工智能的老师;一位是协助人工智能进行知识传递的线下老师;还有一位就是专门陪伴孩子成长,做孩子心灵成长的咨询者、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做人生规划的老师。

当然,如果我们想让教师能够激励年轻人在将来以设计和构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为职业,并为他们选择此职业打下坚实基础,那么就必须有人来对教师展开培训,使他们能够为未来的工作角色做好准备。

总之,教育体系唯一正确的路径和方向就是要让人类比人工智能更善于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筑就成功和智能的基石。如果我们善于学习,世界就将任我们驰骋,人类也将不断取得进步”。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