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新高考权威解析助家长、学生做好志愿填报

时间:2021-05-01作者:杨璐云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关乎千万学子的命运乃至国家发展大计。当下,“新高考”方案已在上海、浙江、北京等六省市的两批改革试点地区落地执行。

2021年,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辽宁、重庆8省市的高考生将迎来新高考的首考。距离2021年高考已不足40天,学科怎么选?志愿应如何填报?学生和家长应做哪些准备和调整?为解决这些疑问,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中学校长、教育领域专家学者齐聚“2021年新高考改革要点解析”线下沙龙,为高考生进行权威解析。

 

新高考权威解析助家长、学生做好志愿填报

清华大学致理书院院长李艳梅演讲

 

新高考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大学来讲,新高考是对改革内生动力的促进。”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陈宇光说,“大学的教育模式也要发生变化,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不同教育基础的学生制定进阶式培养方案。”

“新高考改革不同于以往,这是一次系统性的改革。”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孙龙宇认为,新高考对专业的培养和学生的选拔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教学模式、学生交流方式、交叉学科设置等都面临着挑战。同时,新高考也是从国家层面进行系统人才培养的最佳机遇。

“新高考改革的优点是选才科学。对于考生报志愿来讲,不论报多少个志愿,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前几个。”中山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荐志强提醒,考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地域倾向或行业偏好选择高校。

广东实验中学副校长蔡骘认为,新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促进了高中新课程的建设。中学阶段基础教育应按照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三个层次主动优化。谈到高一偏科问题,蔡骘建议学生在高一时就要学会认识自我、认识课程,做好生涯规划。

学而思培优总校校长杨付光表示,高考不仅是选拔人,更重要的是培养人,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梦想,能够为自己的人生做主。从这一点出发,新高考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选择。

 

新高考权威解析助家长、学生做好志愿填报

嘉宾围绕“新高考下的机遇与挑战”展开讨论

 

“大类集群”是2021年主要招生方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招生办主任邓怡介绍,北航在2021年实行了大类招生,除航空航天强势大类外,还有信息大类、理科大类与文科大类。“这几个大类的设置,就是为了避免学生在高考之前因专业选择而过分焦虑。”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邢朝霞介绍,哈工大也采用‘大类集群’方式进行招生,因为考生在报考时对专业的了解和认知较少,这样的设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如果对集群不满意,还可以申请调转专业。”

2020年,“强基计划”的正式启动加强了我国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强基计划”要求,清华大学成立了五个书院:致理书院、日新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以及行健书院,清华大学致理书院院长李艳梅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关键学科。“书院会让院长与学生的交流、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

对于学生选考科目组合,华中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红军认为要参考两方面:一是遵循转出门槛、转入要求的原则,学生入学后按照自己的兴趣、潜质特长等各方面提出转专业的申请;二是对每个专业设置选考科目,以学生特长与学科需求匹配度为标准,按照学科今后的发展、学科培养人才的目标等来设定选考科目。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王秋旺指出,新高考改革将调剂方式进行了优化,在一个院校专业组中进行调剂,专业组内没招满的专业接受调剂——一个院校+一个专业组就是一个志愿。不会出现考生对所学专业一无所知的情况,对考生十分有利。

 

新高考权威解析助家长、学生做好志愿填报

嘉宾围绕“新高考对高校招生计划的影响”展开讨论

 

高考前须加强职业认知

成都市树德中学中学校长助理李丹说:“从宏观方面来说,学生在填志愿前要经历三个过程——探索自我、认识了解高校、认识社会。”李丹认为这些过程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性格、兴趣、个人能力等。”

邢朝霞提出,高中、高校,乃至整个社会要共同努力,让考生在高中阶段就能了解更多的职业选择,拥有更多的职业体验,了解自身优势,更精准地填报高考志愿。”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訾艳阳认为,新高考改革后,高中课程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应开尽开“3+1+2”后的学科,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二是上好学科导论课,每个学科开通一个通识课,高一就开始讲解学科之美,通过培养学生兴趣去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三是通过走班试读确定自己擅长的科目。

谈到选科对考生未来发展的影响,电子科技大学招办主任林鹏表示,考生前期的选考科目,决定了能填报哪些专业。这实际上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高一开始就关注各学科、专业。

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张力建议,家长要帮助考生进行职业规划,还要提前根据考生兴趣,通过高校官网等渠道帮考生分析、整理相关材料。“如果考生没有特别明确的专业方向,就选择一所高水平的大学,这样可以通过一年的通识教育培养让他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

 

新高考权威解析助家长、学生做好志愿填报

嘉宾围绕“考生如何对自己合理定位,做出最适合的志愿选择”展开讨论

(作者:杨璐云)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