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董丽娜:人生不能被限定

时间:2018-03-16作者:周彩丽来源:教育家杂志

 

教育打破限定

董丽娜选择做公益助盲培训师,源于一个盲童的理想。

2012年,董丽娜在一家网络电台任播音主持人,无意中浏览到一条新闻,一记者在采访中问一个10岁盲童长大以后的理想是什么,盲童回答:“当一名出色的按摩师。”

一瞬间,董丽娜感到深深的悲哀。为什么盲童的理想不能是科学家、音乐家或作家,而只能是按摩师?董丽娜想到当初的自己。在盲校时老师天天对他们说,“以后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推拿,这将是你们唯一的出路”。按摩师仿佛一个标签,贴在所有盲人身上。

“从小就被灌输你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这些信息无形之中会禁锢孩子。”

被禁锢之下的董丽娜毕业后做了她不喜欢却别无选择的按摩师。看到“红丹丹”的盲人播音培训项目,董丽娜如抓住救命稻草,辞去工作来了北京。2010年,董丽娜参加全国第一届“夏青杯”朗诵大赛,获得二等奖。赛后有一位评委找到她说,“我是敬一丹,你想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吗?”

犹如一束光照亮黑暗。董丽娜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了节目,在大家联名推荐下去攻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

由于就读的是成人教育学院,董丽娜须先通过北京市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但某区自考办却告知她不能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原因是“ 没有先例”。

“我能学能做为什么不能考?没有先例为什么不允许创造先例?”董丽娜愤怒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国家举办的各类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任职考试,有盲人参加的,应当为盲人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

董丽娜向北京市教委投诉。期间,有朋友提出帮她到广州争取考试资格,董丽娜回绝了,她听说之前也有跟她情况一样的盲人在北京报考遭拒。她想为所有盲人发声,呼吁考试主办方为盲人创造教育条件。

董丽娜的呼声得到社会关注。最终相关部门表态:视障人士可以报名参加今后举行的自学考试,并将提供最便利的条件。

这件事,被董丽娜视为自己经历过的最高兴的事情之一。“虽然盲人由于本身受限,确实很多事情做不了,但是教育不给他提供一些可能,不让他接受相关教育,怎么可能去从业呢?”

董丽娜现在所做的工作之一,是给视障青年做一些语言方面的教育培训。经过培训的盲人,有的已在喜马拉雅等App上进行电子图书有声演播,这让董丽娜开心:“ 虽然不见得都能从业,但至少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不见得是被别人限定好的样子。”

有一次董丽娜去到一所盲校,有一个大约十七八岁的孩子反复询问她“ 一个盲人怎么能从按摩师变成主持人?”董丽娜跟他讲自己的经历,孩子痛哭,他早早就被限定了方向,而现在,他想追寻自己的方向。

董丽娜说:“每个人都有发展和实现自我的需求,盲人也不例外,促进盲人社会化意义重大。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