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一场荆棘密布的文化苦旅

时间:2016-02-24作者:尹应睿  谢德敏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2月号

品鉴乡土文化的绽放点

恩施的乡土文化是沸沸扬扬的生命大容器,是惊世骇俗的人性审美资源。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环境中,去感悟乡土文化的魅力。去品鉴乡土文化的绽放点,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可以引入民歌《龙船调》。《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澈。而《龙船调》以民歌的形式,展现出的是恩施山水人文的明净。在了解湘西风情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鄂西的风情,岂不可以因叠加而绽放!

女:正月里是新年(哪衣哟喂),

妹娃儿去拜年(哪喂),

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

阳雀叫(哇)八哥鹦(en)(哪)哥

(女白)妹娃儿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

(男白)我就来推你嘛!

在学习了《观舞记》《李凭箜篌引》《琵琶行》后,可以播放土家人送别亡人的灵歌《撒尔嗬》的视频,了解土家人特有的乐观旷达的生死情怀。

“撒尔嗬”是恩施州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是跳丧舞。当地土家族死了老人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故民间有“人死众人葬,一打丧鼓二帮忙”之说。舞蹈动作时而粗犷、豪放、刚劲有力;时而活泼、流畅、节奏明快;时而轻松、柔缓,富于抒情,表现力和观赏性极强。学生通过观看,从音乐、舞蹈、歌词中去了解民族的历史,感受民族的精神内涵,去思考我们的祖先为何以这样一种集体狂欢的形式去驱散、消融死亡的悲痛,在这种“土得掉渣,美得要命”的歌舞中展现的是先民们笑对生死的豁达,中间蕴含着先民们怎样的哲思。与此相反的是土家的《哭嫁歌》,为何在喜庆的婚宴上却要以一种伤情的哭来表达心中的喜?其实这是土家姑娘离开故土、奔向幸福、感恩父母亲人的独特表达。

挖掘乡土文化的生长点

乡土文化是从土壤中长出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文化,是有着生命张力、蓬勃着生机的文化。乡村教师要去遴选、挖掘乡土文化的生长点,重构乡村教师与乡村的关系。教育先辈陶行知先生说:“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教师要改造乡村灵魂,需先改造自己的灵魂,提升自身乡土文化涵养,还得充分利用三尺讲台,激发学生自主探寻乡村文化生长点的热情,吸纳精华,健全人格。唯有如此,乡村教师才会重拾消亡已久的乡村塾师至高无上的话语权。

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把阿长刻画成为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但却是乡土文化的载体。阿长知道许多事情、许多道理,其中不免有迷信的成分,即使是迷信,仍然是乡土文化的一部分。例如,正月初一,要孩子恭喜,吃福橘,乃是吉利文化。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这是珍惜劳动果实。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这是避讳修辞。至于阿长讲长毛,可见民间对长毛的传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于我们认识太平军不无裨益。

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联系乡土环境,深挖力掘乡土文化,找到乡土文化的生长点。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将这样一些优秀的乡土文化植入,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培养其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充满灵气与活力,学生会真实地感受到生活即语文,语文即人生,语文人生自会精彩纷呈。

当下,令人担忧的是教学往往唯考试的指挥棒是瞻,功利色彩较浓。老师们时常丢掉了那些从泥土中长出的鲜活的乡土文化,照本宣科,考试为上,以致不少学生听不懂家乡的话,唱不来家乡的歌,看不懂家乡的戏,让原本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在我们的眼皮下流失,失去了其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应有的滋养功能。

传承乡土文化将是乡村教师一场荆棘密布的文化苦旅,然披荆斩棘中定能见到烂漫山花,享受扑鼻芳香!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