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这里,是莘莘学子梦想开始的地方

时间:2016-04-13作者:明宗伟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4月

教育创新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为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2012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就动员全体教师组织学生选修各类校本课程,成立各类社团,开辟第二课堂,主要目的是让学有所长的学生能够“参加一个社团,培养一种兴趣,学到一门知识,练就一项技能,体会一个成功,享受一份快乐”。

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建立各种社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学校开设了演讲与口才、金章丘(人文、历史)、趣味数学与科技、生活中的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书法艺术、经典诵读、传统文化、青春舞步、礼仪与公关、舞蹈、合唱、篮球、足球、乒乓球等35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创办学生刊物《青鸟》《石桥》《花样年华》,开展周末校园开放日活动。已建立英语口语、石桥报社、青鸟文学社、篮球社、足球社、田径俱乐部等二十几个社团,定期开展活动,教师义务为学生辅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社团里充分开发智力、增长智慧,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加深了解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成为社团活动的主要目标。让社团活动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第二实验中学社团活动的努力方向。

如今,实验二中社团活动日益蓬勃。在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学校生活里,悠悠万事,唯有参与社团活动,是最为畅快,最为舒心的。这样的经历会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体验,则更是这些初中生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用心打造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内涵不断提升

学校的灵魂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学校是没有精、气、神的学校。文化是由历代学校成员共同参与建构的一种精神境界和品格。

学校文化是影响学校生存和引领学校发展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学校文化构建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和希望;为教师搭建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让教师展示风采和才华,让学校彰显超凡的气质和品格。终极目的是营造师生守望相助的价值平台和有强烈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山东章丘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政府驻地明水更以其百脉寒泉、清照故里闻名全国。学校处于明水的核心地段,是章丘初中教育的窗口学校。作为育人的环境场所,处处充满文化气息和科学探索精神,成为一个学习、思考、交流的活动场所。学校确定“以知涵慧、以史激智、以雅养性的人文和美校园”为文化建设的整体目标,按照室内、室外总体规划设计。室外按照一轴、一场、一院的建筑布局设计不同的内容,室内分年级、分楼层设计不同的内容。学校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学校、地域及时代特色,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建设了科技长廊、艺术长廊、文化长廊、读书长廊、学习园地,创办了11种学校刊物,让读书、学习成为全体师生的一种自觉、一种习惯。处处显现校园文化、优秀文化传统、现代科技、书法、绘画、音乐艺术,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块绿地、每一块空间都发挥育人作用,彰显育人价值。学校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品位、提高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还根据每个级部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传统文化教育主题,七年级是养成教育,八年级是廉政教育、章丘文化、名人教育,九年级是学知教育,它们具体体现在级部所在的教学楼、综合楼的墙体文化上。

放飞梦想,不懈追求,大展宏图。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人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相信今后的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将以一个全新的面貌、更深刻的内涵,展现在世人面前。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