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罗家伦的功绩

时间:2016-09-13作者:牛力来源:《教育家》2016年9月号

在就职演说中,他还说:“我想不出理由,清华的师资设备,不能嘉惠于女生。我更不愿意看见清华的大门,劈面对女生关了!”上任之初罗家伦即拍板,清华大学实现了男女同校。

罗家伦掌门清华,在“做大做强”方面狠下了一番工夫。赴任时,蔡元培曾建议他不要把摊子铺得太开:“鄙意清华最好逐渐改为研究院,必不得已而保存大学,亦当以文理两科为限。若遍设各科,不特每年经费不敷开支,而且北平已有较完备之大学,决无需乎复重也。”

罗家伦尊重恩师,但在建校方面上却坚持己见,上任后把清华的工科提升到了与文、理科同等重要的地位。

罗家伦充分利用自己在政界的人脉,将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一举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促成清华基金由外交部转交给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代管。

这样清华每年除了有额定的教育经费到账,还可动用基金四十万元,在当时的国立大学中经费相当充裕。

有钱了,罗家伦大兴土木,建造全新的图书馆,派人购入杭州杨氏丰华堂的大量善本书;又建起生物馆、天文台、大礼堂、学生宿舍、教职员住宅。曾有人善意提醒他:“我们是在创办一所大学,不是建造一座宫殿。”殊不知,“宫殿”也是罗家伦心目中大清华的轮廓。

后来梅贻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是因为清华大学的大楼已臻完善,梅校长完全可以“站着说话”。

罗家伦在盖大楼的同时,也开始延聘名师。到任伊始,他采取了重发聘书的措施以再塑教师队伍。

1928年10月29日只送出十八份教授聘书,为期一年,解聘了原来清华五十五名教授中的三十七人。

难办的是解聘那些外籍教师,有人怕引起国际干涉。一位荷兰籍的教授对女生有失礼行为,罗家伦当即解聘,然后写信给荷兰公使,详述缘由,什么风波也没发生。

同时,罗家伦四处挖人,延请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如历史学家蒋廷黻、政治学家张奚若、萧公权、哲学家冯友兰、文学家朱自清、化学家张子高、地质学家翁文灏、数学家华罗庚等等,来清华任教。罗家伦请人也有过三顾茅庐的表现。

留美博士、历史学家蒋廷黻是南开大学的台柱子,罗家伦要移走这棵“大树”应该说不大可能。张伯苓校长固然不肯放人,蒋廷黻自己也不太想走。但罗家伦身为大学校长,竟然“赖”在人家里不走。他说:“蒋先生若是不肯去清华任教,我就只好坐在你家客厅中不走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蒋廷黻吃不消,只好点头。十余年后,罗家伦在贵阳清华同学会的演讲中提到这一点时还特别得意。他说,“我心里最满意的乃是我手上组织成功的教学集团”。 

罗家伦在清华如此敬业负责,大刀阔斧革新又收效显著,为什么反遭诟病呢?

《蒋廷黻回忆录》是这样叙述此一时期的:清华教授中有些是不满罗的,因为他是个国民党员。他们认为罗的办学政治色彩太浓,不适合他们的胃口。再者罗校长过去和清华没有渊源,因此也使他遭到不利。此外,他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喜欢展露才华的人,此种个性使他得罪了很多教授。所以当反罗运动一开始,多数教授都袖手旁观,不支持他。

应该说,气魄宏大,作风果敢,为人坦率,是罗家伦的优点;年轻气盛,露才扬己,治校强调铁腕,较少变通,则是罗家伦的缺点。他在清华时身着戎装,秉承恩师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思想(北大的学生军很成气候),强推军训,起先是吓跑了张岱年(转投北京师范大学),其后又险些开除沈有鼎(哲学系才子),此举自始就不受学生欢迎,终于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但无论横看侧看,罗家伦都是功大于过。中原大战时,阎(锡山)系势力意欲控制北平学界,给罗家伦强加“党化教育”的罪名,迅速酿成“驱罗风潮”,某些罔顾真相的清华学生推波助澜,多数教授默不援手,这种乐观其败的态度令罗家伦十分寒心

罗家伦任清华大学校长不足两年,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时间长达九年,在那里,他可以说轰轰烈烈大干了一番。

国立中央大学1928年建校,几经学潮几次更换校长,再加上办学经费不足,校政已相当于半瘫痪。罗家伦上任三个月前,以教育次长代理中大校长的段锡朋在校园被学生殴打。国民政府决定将中央大学解散整理,但并无实效。

罗家伦原本也不想接下这个烫手山芋,无奈前任中央大学校长、时任民国教育部长朱家骅受蒋介石指派,登门劝说。罗家伦有强烈的爱国心,“不忍在国难期间,漠视艰危而不顾”,他决心“个人牺牲非所当惜”,临危受命。同时提出政府要保障办学经费,给予他“专责与深切的信任”。(未完待续)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