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高玉峰:不怕改变,怕的是观念不变

时间:2017-06-16作者:孙习涵来源:教育家杂志

事实证明,只要找到了合适的领域,学生便能够 发挥巨大的潜能。去年,学校刚成立了航模社团,仅 仅数月之后就有三位学生夺得当年省市航空竞标赛 个人及团体一等奖。另外,十二名学生赴美国和澳大 利亚参加国际机器人大赛,蝉联2015、2016两届“最 佳新秀奖”。因参加大赛的优异表现,一名学生被南 京航空航天大学保送录取,两名学生被澳大利亚麦 考瑞大学免试录取。

高玉峰希望,通过这些社团活动,每个孩子都能收获一种成功的喜悦。“有些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太 突出,但在其他领域很有天分。所以多开展这样的选 修课程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反过来也能激发他们 的学习热情。”高玉峰说。

而从另一个层面上说,这些活动也调动了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很多孩子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老 师,唯独不是为了自己,通过活动他们能够意识到学 习对自己的重要性。”

除了课程和活动,对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甚 至还体现在了伙食中。学校的学生食堂采用全自助 的方式,有近百种不同烹饪方式的饮食可供学生选 择,堪比大学食堂。

 

“逼迫教师必须成长”

 

在高新中学成立之初,教师培训是最大的一个 难题。因为很多师资都是从各地的学校调动或各高 校招聘而来,学校既有的办学传统和风格为零,教 师的整合和磨合急迫而事关重大。

2014年秋,刚刚出任校长的高玉峰就给学校的 教师做了为期十天的培训。他请了一些名家进学校,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分享如何做一名好教师,引导 教师如何做科研和课题研究。培训结束后,他又鼓 励每个教师进行才能展示,彼此交流和熟悉。

最开始,在高玉峰眼中,学校的教师队伍如同一 盘散沙。而十天结束后,教师团队初步产生了一种难 得的凝聚力,这个结果极大地鼓舞了他的自信心。

“一所学校的关键就是教师”,为了让教师能 够跟上学校超前创新的理念,高玉峰对于教师的成 长从未有丝毫的懈怠。在教师的科研工作上,学校采 取“双微”的方式,即微课题和微论文,每名教师每 年均要完成或参与这两项工作。

“有些老师会因为惰性或能力问题不想做或 不会做教科研工作,这样一来就逼迫教师必须成 长。”学校一位主要中层负责人介绍,这种方式立 竿见影,短短两年内,教师的科研水准便有了大幅 提升。

每一年,学校都花费重金将教师带出去培训, 从校本培训一直到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培训, 让老师一步步走出去。全国范围内只要有重要研讨 会,学校就想方设法地组织老师去参加。与此同时学 校也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学校做分享报告。如 今,全校的教师都至少接受过一轮系统的专业性培 训学习。

对教师的培训全面而系统,而对教师的管理, 高玉峰则事无巨细,极尽人性化:

在校的教师每人都有一间独立的宿办舍;教师 要想解决孩子的入学问题,报给学校,学校做全权 负责;考虑到一些女教师在校期间疏于照看年幼尚 未入园入学的孩子,学校里创办了亲子yoyo乐园。教 师在校上课备课期间,孩子可以放在yoyo乐园里由 专门的阿姨看护……

 

“我是个有教育情怀的人”

 

为了进一步突显学校的亮点,高玉峰在上级教 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时俱进地引入国际教 育,在高新中学开办了榆林第一个国际班,而这很 大程度上也源于他的一种期许:“我希望能够培养 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学校考察了包括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内的多家资源单位,最终与“陕西中智国际教育”合作, 引进了他们的资源和课程体系。

目前,国际班开设了国内普高课程和英语口语、 词汇、语法、阅读、写作、A-Level国际课程,同时植 入琴、棋、书、画、文等国学经典内容。在课余生活 中,国际班经常举办模拟联合国、国际游学、义工服 务等活动,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和竞争技能。

国际班也为学校提供了一种国际交流的渠道, 如今,高新中学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 多所大学、中学都建立了友好关系,校际之间可以 更加便捷地进行交流活动。

开辟了榆林国际教育的先河后,如何让学校更 加国际化是高玉峰下一步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当了校长之后每天就要处理一堆琐事,有时 候晚上回到家里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回忆自己多 年的教师生涯,每一天都充满着真实具体的充实感 和成就感,如今作为校长高玉峰却常常有一种“空 虚”之感。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