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天津市和平区加快智慧校园建设

时间:2019-03-13作者:

谷珵

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和迭代,“智慧校园”成为各地区和学校探索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重点。“利用信息化的先进手段,我们不仅帮校长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也帮教师理性分析学生的各类数据。目前全区65%以上中小学的智慧校园已经建成,本学期将实现100%全覆盖。”面对记者关于信息化推进情况的提问,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明建平这样回答。

解决数据孤岛难题

清晨,当天津市第十九中学的学生们踏进校门的那一刻,随身佩戴的一卡通校园卡,便通过蓝牙接收器实行无感“打卡”。除了无感“打卡”,这张卡片还可以用于学生校园就餐、图书借阅等多个环节,其按钮选择功能兼具课堂答题器作用。数据,也就由此产生。

根据天津市和平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卢冬梅介绍,和平区采用了统一的底层数据平台,以腾讯的智慧校园产品为核心,基于微信平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现实情境的融合。以往,不同厂商间的产品无法实现数据的互通,现在,底层数据平台有效解决了数据孤岛的难题,学校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厂商和产品,既满足了区域建设的共性需求,又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备选项,保障了数据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这种以“一个开放平台+一个应用生态圈”模式构建起来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从区域层面的顶层设计上,率先迈出了一步。明建平表示,“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每时每刻,学校都有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数据产生,目标明确、有指向性的数据收集,与常规管理相互融合,能够为最终的决策提供依据”。

在明建平看来,从宏观层面来说,信息化是一种决策工具,智慧教育是教育治理现代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微观层面而言,智慧教育对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具有辅助作用。明建平介绍,基于答题器等智慧校园设备,教师能够及时收集学生课堂听课中每个环节的学习情况,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为教师和家长“减负”

设计迈出一小步,实践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天津市第十九中学信息化中心主任胡嘉告诉记者,作为和平区智慧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学校承接了整个智慧校园项目。接入之初,学校综合考虑几方面需求:一是要使用最简便的数据记录方法,采集学生所有校内外活动数据,尽可能不给老师、家长和学生增添负担;二是原始数据要方便后期统计使用,且真实记录学生成长。

起初,不少教师对推广新平台并不“感冒”。然而,随着实践的铺开,教师们渐渐发现智慧校园平台的优势,“借助它,可以实现纸质作业批改后的线上数据采集,可以系统形成班级错题率等数据的统计分析。自己从琐碎的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在教学与研究工作上。同时,这些数据也支撑着更精准的个性化教学。”

让胡嘉颇觉受惠的是,腾讯智慧校园平台以微信端作为依托,大大降低了与家长的沟通成本。家长进入智慧校园平台,只要拿起手机扫描、拍摄,就能够自动提交,“跟发一条朋友圈一样简单”。胡嘉说,使用便捷,真正做到为教师和家长“减负”。

卢冬梅把推广智慧校园信息化的过程形容为“跟着痛点走”。哪里有困惑,就聚焦哪里攻坚克难。学校针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试点校的经验中各取所需。“学校在开通智慧校园之后,除了第一个步骤完全一样,其他所有的步骤都不一样,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互联网用户思维吧。”她笑着解释。

助力学生个性成长

任何教育的改变、革新,最终离不开学生主体。把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摆在第一位,才是教育的内涵与初心。目前,和平智慧校园的使用者已达63988人。庞大的基数,给予了信息化发挥作用的空间。

2016年,当许多人对“选课走班”尚感陌生时,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已经启动校本素质拓展课程的“走班”。副校长马宏介绍,学校动员所有教师,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根据个人兴趣建立起70多门素质拓展课程,教材、学案、内容、进度一应俱全。然而,怎么让2200多个学生了解所有课程、尽可能选到自己喜爱的课程,成了让马宏头疼的问题,他把诉求和难点向腾讯智慧校园平台的负责部门反映。经过沟通,他们锁定了平台内“核心素养”板块,将其作为改造载体。此后一个月,无数次交流、修改、破冰,度过了一段马宏口中“咬着牙推进”的日子。待到线上选课那一天,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平台数据,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12秒、15秒、18秒、1分02秒……一个个圆圈的出现,意味着课程被“秒光”。马宏说,让每一位学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受益,是他们教育信息化人的最大心愿。而那一天,激动背后,一切付出都迎来了回报。

“通过与和平区教育局以及学校的合作,我们从企业认知上明确了自己的角色。”腾讯智慧教育产品负责人付金懋表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我们的定位是数字化助手。教书育人这些专业的事情还是要靠教育专家、学校、教师们来完成,我们只是通过提供提升效率的工具,把校方、教师、学生及家长连接起来,做好教育服务。”目前,腾讯智慧校园整合腾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能力,利用数字化工具建立学生数据库,为区域教育的实证性研究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教育绝对不能孤立于社会之外,如今网络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方方面面的资源都能借助信息技术为教育所用。”明建平总结道,“随着未来5G网络的推进,每个人和云端都是对接的,留给教育空间也是巨大的。”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