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李平:留学服务数字化转型对人才提出新要求

时间:2021-02-10作者:李平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小娟离职前是澳际的留学顾问,因孩子无人照顾转职“全职太太”。谈起职业发展的话题,她表示:之前服务过的许多学生一直联系自己,为了这份信任,自己尽力指导学生。还好,小希留学APP上保存了自己之前在澳际期间接待学生申请的全部记录,包括后期文案申请、回访、offer、CAS等。

在澳际,像小娟这样一直活跃于小希留学APP平台的留学顾问不止一位。他们中的许多人,有的还在教育行业,有的已经回到家乡,甚至已转至其他行业……但他们仍与自己之前服务过的学生在APP平台上保持着联系。也许,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在平台上工作的收入,更多的是一种兴趣与热爱。

 

李平:留学服务数字化转型对人才提出新要求

李平

 

传统行业裂变,众多创业者进场

近两年,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由于行业格局、商业模式、业务逻辑和模型不断迭代及岗位边界的模糊化,致使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得迫切。像小娟一样拥有服务口碑、又有专业实力的人才可以不惧行业竞争。他们有着丰富的留学申请经验、敬业的服务态度,其加入势必成为新形势下的行业佼佼者。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然而,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不仅仅是留学行业不再是传统的运营模式,其他行业都一样。

所以,新的职业教育应包括学校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再培训,让职业教育成为从业者全面的技能教育和终身教育,让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成为复合型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助力企业发展。以小希留学平台的数字化转型为例,人才培训与当下的职业教育应如何改变,才能真正符合企业的发展之需?

小希平台要建立数字化顾客触点、联通顾问IP。留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项内容就是紧紧围绕学生需求,首先要解决的是在数字化环境中,客户能够顺利找到“小娟”们的途径。客户登录与小希顾问端关联的C端APP,随时可以联系前期规划顾问、提供文书服务的文案顾问及客服。“小娟”们随时可以查阅学生信息,进行指导学生的后续服务,查询以往的申请明细和当前的订单状态,为学生提供规划方案。

小希平台从订单、支付,到定校、申请文案、签证、offer、CAS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平台服务人员按流程按时间进行标准化、透明化的管理,避免了传统留学服务公司化运营中的难以监管、标准化欠佳、错过申请时间等问题。订单多元化、平台化聚合,汇集了众多市场优秀项目,一旦客户下单,小希平台便可成为平台监管方,监管服务质量,有效保证留学申请的最终服务结果。

小希平台提供的数字化媒介可有效触达目标顾客。留学传统机构都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有搜集的名片,但私域流量并不等于积累了潜在客户数据库,它应该还包括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接触潜在客户的通道。目前,90%的客户都在社交网络和信息流上,这意味服务方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在数字营销的汪洋大海里捕捉到目标用户。

数字化平台建立,助力灵活就业

数据和共享是小希平台与传统留学服务模式最大的区别。小希平台的出现成功解决了留学行业从业者实现个人品牌化和灵活就业的问题。首先,小希平台提供给认证顾问他们自己没有能力创作的高质量的内容,有来自于校方的通知、案例、视频,有来自于优秀顾问的分享,内容涉及申请、专业、科研、就业的方方面面。

其二,小希平台为品牌营销建立档案信息。目前行业中不少专业人员一般在热门流量APP上建立品牌主页,但平台也是江湖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几年。在小希平台建立顾问档案信息则完全不同,由于垂直化平台一般是在某一个行业或细分市场进行深挖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所以它在领域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可以更加准确地积累目标用户,增强用户黏性。

最后,小希平台可以帮助从业者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接触客户的通道,从而获得潜在客户和现有客户的特征和行为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充分用于有效触发目标受众,并精细化地赋能给顾问,使他们能够通过营销活动、媒介渠道甚至搜索关键词,很快让客户找到他们。对于从业者而言,他们能否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在平台实现就业自由、财富自由,要看他们是否已经具备了自运营的数字化工作能力。

仅从以上几点变化,便可感知现今的小希平台与传统留学服务行业的巨大不同,行业未来的发展急迫需要大量的跨领域、多学科、复合型的数字化技术人才,数据分析人才、数字化应用人才、数字化运营人才与数字化管理人才将受到更多企业青睐。对于企业而言,由于市场需求的倒逼,也需要员工迅速掌握数字化技能。

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人才

企业对人才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不仅仅集中在IT部门,如今已渗入到众多组织功能与业务体系中,并与人才知识的软性技能结合互动。所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转型。一方面需要企业在工作环境中引导员工自学,通过平台系统标准化操作倒逼人才在实操中不断成长;另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对于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及职业再培训等,需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

第一,职业教育的应变机制。对于学校来说,迫切需要进行专业课程体系与产业的接轨。学校需通过对行业和企业资源的专业整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跟上企业发展节奏。小希平台是做国际教育的,来自大量客户的留学申请表明,越是好的学校对学生的实习越加看重。如现今的商科课程中有很多商业案例分析,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自我认知、职场感悟有所领悟。就留学行业而言,许多入职前在小希留学平台实习过的学生,会有更加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这也是校企联盟的重要所在。

第二,应变机制还体现在加强职业培训与再培训方面。新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企业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企业也在倒逼职业教育进行改变。实现企业转型数字化人才建设,这只是现阶段的需求,如果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在现实中不断应变,势必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对于社会来说,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点环节——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试,也迫切需要增加数字化场景中的数据分析、辨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训等内容。作为离职场最近的教育,职业教育应是深入企业中的一根“神经”,企业应借助数字化运营大公司的专业人才研发力量,通过建立新的培训体系为企业发展“补血”。

第三,要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维度建立职业教育的应变机制。职业教育应该积极走出国门,借鉴和分析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模式,和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CBET(competencybasededucationandtraining)模式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在理念、政策和实践等多个层面共同发力,从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出发,建立起一套与企业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应变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体系。

(作者:澳际教育集团总裁 李平)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