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激发中外合作办学独特活力 打造本土化建设新高地

时间:2021-08-16作者:徐常兰 郭志斌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伴随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我们形成了更多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地方院校获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很好丰富了国内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且在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有2332个,其中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约占百分之九十。

需要注意的是,地方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在灵活运用国外先进教学资源的同时,必须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融入的传统文化导入路径、中国文化认同路径、本土文化植入路径,继而打造本土化教育建设新高地。

第一,加强地方院校合作办学课程思政。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必须结合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学校定位和地域文化优势,将地域文化特色与国际化实践结合,利用自身地域文化优势形成特色品牌,使课程思政形成“区域+国际”的特色。

以衡水学院与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合作举办的国际音乐艺术学院育人工作为例,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充分利用衡水市及周边相邻地区特有的红色教育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二,注重传授互动,构建融入思政元素的多元课程体系。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树立国际化与民族化协同观。既要有机融合国内外先进教学资源,采用中西合璧的教学模式,打造“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的多元课程教学体系;更应坚持“文化育人”原则,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打破教学时空限制,地域文化特色与国际化实践结合,构建思政元素多元课程体系。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国元素,以中外文化交流为特定语境,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比如,国际音乐艺术学院充分注重引入外方优质师资、名师、艺术家等,组建师资团队,融合优质的乌克兰民族音乐及欧洲音乐教育资源优势,实现中外优秀的音乐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专业的术技巧充分融合、创新。

第三,打造融媒渠道,搭建以德育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智能教学平台。贴近学生生活,创建有中国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的英语语料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科研教研成果支撑教学,将传统文化语料库、自主开发的课程学习软件及语料库学习平台等成果,与智慧教学平台等相融合,形成智能学习平台,实现课程思政教与学的全过程数据收集,实现课程思政文本电子化、学习直观化、分析多元化、结论科学化、成果数据化,提供课程思政教与学的最优路径,并使之成为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国际音乐艺术学院利用公众号、微视频、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将思政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学院每一位求学的学子,切实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学生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切实提升了海外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效果,切实强化了海外学生党建活动的规范性、定期性和严肃性。

(作者:衡水学院公外教学部副教授徐常兰、衡水学院公外教学部教授郭志斌)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