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第二届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

时间:2021-12-09作者: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2021年12月7日,由广东省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协办的中山市第二届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举行,来自中山市的300余名中小学校长参加活动,就“双减”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第二届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中山市积极行动,确保政策落地。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黎国喜指出,“双减”政策对中山教育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还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并且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公平,维护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

 

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第二届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首任会长吴颖民将“教师发展”称为学校发展的“第一工程”,他在主题讲座中指出:“学校的第一功能是人才培养,而培养的人才,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吴颖民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只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才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因此,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众多工程(质量工程、特色工程、体质健康工程、信息化工程、课程建设工程、队伍建设工程等)中的“第一工程”,也是最重要、最基础、最优先、最持久的工程。

除领导致辞、专家主题演讲外,本次论坛还开设了小学和初中分论坛,邀请参会校长针对“双减”的本质和目标、“双减”落地方式、“双减”与教育公平等议题展开讨论,并分享各自的具体措施。论坛分别邀请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校长王晓芳和东莞市副校长松山湖实验中学刘翥远作学校管理的案例交流。与此同时,中山市迪茵公学副校长韩宜奋、小榄镇第一中学校长吕麟、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中学校区执行校长宋秀国、南头镇民安小学校长严玲珍、小榄镇联丰小学校长刘策,也分别围绕“双减”政策下学校的作为与挑战分享了本土经验。

王晓芳以《“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探究分享》做经验交流,提出教师应主动作为,激发作业优化设计活力,呼吁教育规律的回归,带动作业优化设计,同时倡议学校建章立制,实现作业优化设计的目标。刘策围绕“‘双减’政策下学校教育工作的行与思”分享了经验,提出了其在工作中的三个“加法”——在校本教研上做“加法”,保证应教尽教学足学好;在课后服务上做“加法”,提升学生学校生活质量;在宣传引导上做“加法”,争取更多的教育同盟者,让课堂绽放精彩,让作业凝聚智慧,让练习张扬个性。严玲珍在以《“双减”落地,撬动五育全面发展》的报告中提出,“双减”在带动五育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师生精神境界、积极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中学分论坛中,刘翥远从“双减”背景下的教育追求展开讨论,探讨如何让教育的焦点从应试转向育人,他认为应从作业、规范校外培训以及课后服务等“小切口”撬动教育大变革,搭建家校共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之举措、纠正教育观念之偏离、回归教育规律之本真。韩宜奋在演讲中表达了对“双减”对策的看法,提出“双减”是让学校管理者、老师回归教育初心,将学校应有的教育主体功能发挥到极致,不应该用“对策”的思想来应对。吕麟在演讲《“双减”政策下学校回归教育核心主体地位的思考》中强调“教育初心不能忘、教育质量不能降”,认为学校必须扎扎实实抓好质量;而提高课堂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学队伍素质,精准抓好教师的备课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教师要提前备教材处理、备最佳方法、备课堂高效、备作业精准;同时也要在布置作业上下足功夫,既要减量、又要提质;进而盘活校本课后服务资源,用丰富课程助力学校成长,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而努力;最终做好家长、学生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减少家长投诉,让学校有精力来减负提质。宋秀国从学生习惯养成的角度分享观点,他认为“双减”的本质是教育的提质增效,学校要做减法,更要学会做加法,让教育回归本真,培养学生适应终身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本次论坛通过专家引领、案例展示、经验交流以及互动研讨等方式助中山市各级中小学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校长专业水平,切实推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