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铆点”阅读法,让孩子爱上阅读

时间:2023-09-26作者:窦羿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真的爱上阅读,是生理和心理对阅读的双重渴望。一天不读书,心理上感觉很不踏实;读上了书,情绪激昂,兴奋难耐。

在我的心理学干预项目中,低龄孩子(3.5岁以下)在家阅读时被要求停下来,几乎都会表达强烈的反对,有的甚至因此大哭。

“不让孩子读书孩子就会大哭”。这个喜闻乐见的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呢?我相信很多父母都很渴望知晓。那我们就得了解一下阅读之妙妙在何处。首先,阅读能让人把注意力很好地“放”在上面。你想,做任何事情,如果2、3分钟你就分神了,那这件事情本身一定没多大意思。你看那些埋头玩游戏的孩子,刷短视频的成人,是不是非常专注,注意力一刻不离开屏幕?那这种持续的注意力如果放在书上,该有多妙。

我的研究项目上,借鉴了Amishi P. Jha博士③项目组关于大脑注意力系统(Brain Attention System)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并予以实践性深入: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不专注”,每个人都在100%地使用着自己的专注力。

对每个人来说,专注力当然是越高越好的。想象一个场景,25万年以前,一个早期智人(古人)在森林里觅食,发现树上的一些果子,正准备朝着那里走去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不远处树枝被折断的声音。这时候,如果这个早期智人还是将注意力放在树上的果子上,甚至他的注意力开始聚焦,身外无物( your focus narrows and everything else falls away),很可能接下来被吃掉的不是果子,而是这个智人,因为他没有注意身后悄悄向他靠近的一只猛虎。

一堂课上,50名学生专心听讲,突然外面一声怪响,基于老师的威严,谁都不敢转头往外看,除了小明同学。当然,老师及时制止:“小明,别看了,注意听讲!”那么接下来,班上只有小明一个人能够专注地听老师的讲课,而其他49名孩子,都一定是注意力分散的。因为,他会去想那个怪声音是否对自己有危险,这是25万年甚至更早以前就已经被自然所确定了的人类所具有的“先天优势”——注意力系统。

不是孩子眼睛盯着哪里,注意力就一定放在哪里的,因为人类的注意力系统是可以“解偶联”(decouple)的。我们都可以尝试下,当你注意看手里的这段文字,眼睛不要动,然后把注意力移开,放到旁边的物体上,看看最远能放到哪里;然后再试试把听的注意力放在身后,看是不是都可以做到。这就是注意力的“解偶联”。

这也是出于“生存”的需要。不然,背后来了只猛虎,你让古人怎么应付,人类的背后可没长眼睛。我们具备“有意识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的能力,这让我们可以投身阅读,而我们同时具备的“自动注意”(Automatic Attention)的能力,是我们无法自我控制的避险天赋。一个正在阅读的孩子,被身后的什么声音影响,而扭头看过去,家长决不能批评孩子“不专注”。这种分神,是我们自身无法控制的天赋能力。而且,也许正是因为孩子的注意力特别好,才会被细小的响动所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孩子的阅读环境一定要充分安静,做好环境降噪。在孩子阅读的时候,家人不要随便在孩子身边周围走动。

阅读生发于兴趣,家长怀抱着3、4岁的孩子阅读有趣的图画绘本,应该持续从左前方或者右前方观察孩子的眼神,是活跃地在绘本纸面上游走,还是“呆滞”地盯着一处或全然离开了绘本纸面。当然,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那就说明绘本不够有意思,要换一本,或者其实是孩子不想读了,那家长这时候就要马上停下来,带孩子玩点儿别的。在孩子阅读的时候,当家长看到孩子轻松和愉快的状态,接下来,要不断地“察言观色”,特别是孩子一边阅读一边笑出声来的情景,那,才是真正属于孩子的阅读状态。

当孩子特别开心的阅读状态,在特别安静(安全)的环境中持续保持,甚至达到了单次阅读2-3个小时,那就自然说明,孩子的注意力像被铆钉铆在了书本上一样。这就是“铆点阅读法”最初的构建思路了——即从实践中,以父母对孩子的爱为伊始,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感受孩子因阅读而自发产生的快乐。同时,信任阅读对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性,佐以对大脑注意力系统的理解,让孩子通过阅读,与世界接轨。

(作者:窦羿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