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策略——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时间:2024-04-03作者:符燕芹来源: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实现高效教学,单元视域下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评一致性设计与实施,以大单元为导向,以学习任务单为依托,以评价体系为支撑。教师设计出契合整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单”和“评价体系”,运用学习任务单和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力求实现单元视域下的“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就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但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关注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是否匹配,对教学活动的教学评的一致性处理存在较大困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从课程内容,到学业质量,再到评价建议,三者结合,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首先是目标明确的课堂,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要设计出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教学活动,使评价与教学目标达到协调。

一、单元视域下阅读教学的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先生认为:“教、学、评” 的一致,就是指我们的教学评价应始终贯穿于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学”的互动活动过程之中,并与“教”和 “学”高度匹配;同时,“教、学、评”三者应共同服从于单元教学目标或者课堂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在单元视域下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清晰的单元目标指导下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保持“教、学、 评一致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清晰地了解自己掌握了什么知识点,哪部分能力欠缺,仍需要努力。教学评一致性,三者之间的匹配度越高,说明教学效果越好。促进教学评一致性,有助于节约教师和学生的时间,也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评不一致的表现及原因

(一)教学目标过低或过高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来制定目标,而是直接使用教辅资料中的教学目标,有些课文的教学设计甚至没有课时目标,没有根据学情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导致教学目标过低或过高。

(二)教学活动设计不够精准

一些教师对教材的内容把握不到位,对所教的知识点把握不准确。教学目标过低时,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表面上看学生可能都学会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过高时,学生感到茫然,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传授知识点,没有上升到语文学科核心观念,没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评价的设计与目标不符

课堂评价是对教学的效果进行检测,并判断学生的学习程度。泰勒说:“评估的结果就是有可能指出这门课程在哪些方面是有效的,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一些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实质的帮助。

(四)影响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因

在小学中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是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百分百的理解运用和表达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渴望表达,渴望得到认同,但是分析和表达能力又不够全面,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说明“教学评”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单元视域下阅读教学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

(一)研读教材,制定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第三学段提出:“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

基于这些要求,笔者研读了部编版五上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掌握单元的整体内容和教学评的相关信息,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把教材内容重组和优化,进行综合的一体化的建构和设计,以此为基础来统一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间故事”,选取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两则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人们口耳相传的经典,其生命力就在于“口耳相传”,通过人们的传播与讲述,传承其内在的价值和生命力。因此教材确定“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一语文要素。基于对“了解课文内容”和“创造性复述故事”的解读,本单元的阅读(表达)训练要素可以细化为以下学习目标:

第一:能产生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了解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基本特点,和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讴歌正面人物的朴素愿望,愿意主动接触民间故事。   

第二:能够运用上一单元快速阅读的方式,快速了解故事,能够理解并且能有条理的说出中的主要情节。

第三: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或多种创意性复述的方式。可以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来将故事;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可以变换情节顺序,先讲结尾,设置悬念吸引观众;可以在讲述过程中配上相应动作、表情。

第四:能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创意复述讲给同学或者是亲人听。

(二)设计精准又相辅相成的教学设计

明确的“教——学——评”目标,让我们的课堂活动有明确的方向;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起到“双主”的一致作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方法指导”“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学生还需做出的努力”,有了更加清楚明确的定位。在学生的阅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调控自己的“教”,让“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让课堂的教学过程相辅相成,教学效果达到合作共赢。

以五上第三单元为例,笔者把本单元的主题定为“读民间故事,创意展演显活力”。在这个背景下,把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分成三大板块:初遇民间故事、走进民间故事和创意展演民间故事。明确了教学内容后,结合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水平,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环节:初遇民间故事之认识民间故事、阅读民间故事;走进民间故事之梳理故事情节、品析人物形象、巧创口耳相传;创意展演民间故事之缩写民间故事、展演民间故事。

(三)依托任务单和评价体系,强化教学评的联系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为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学习内容和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大单元视域下,课中使用的学习任务单需要根据课时需要进行设计,以确保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民间故事”这一单元,按照教学目标分为初遇民间故事之认识民间故事、阅读民间故事;走进民间故事之梳理故事情节、品析人物形象、巧创口耳相传;创意展演民间故事之缩写民间故事、展演民间故事。以“走进民间故事之品析人物形象”这一任务群为例,为了完成“感知民间故事的人物形象”这一目标,笔者在课前搭建支架,以“曼陀罗九宫格”为载体,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品析人物的方法,品析《猎人海力布》的人物形象,为学生后续品析《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的人物形象做铺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曼陀罗九宫格”品析人物形象,学生分享对《猎人海力布》的人物形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一步步补充,丰富人物形象。学生学会结合“曼陀罗九宫格”分析人物形象后,先自学,再小组合作品析《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的人物形象,借助学习任务单完成两篇课文的人物形象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规范表达,以“我选择的人物是: ,我认为ta是一个 的人。我通过第几段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感受出来。” 在教师的导学活动下,学生的“学”得到稳步发展。让教师的“教”真正地服务于学生的“学”。经过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升,主体地位逐步凸显。教师再链接到《幸福鸟》,学生借助“曼陀罗九宫格”实现自学自悟,巩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得到最大化体现,实现以生为本。

走进民间故事之品析人物形象-学习任务单(片段)

任务一:默读《猎人海力布》,根据故事情节品析《猎人海力布》的人物形象,完成“曼陀罗九宫格”。

任务二:默读《牛郎织女》,选择你感兴趣的人物品析,结合故事情节完成“曼陀罗九宫格”。

小组交流补充。交流结束后,小组派代表上来分享。

我选择的人物是:xxx,我认为ta是一个xxx的人。我通过第几段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感受到出来。

任务三:运用“曼陀罗九宫格”阅读《幸福鸟》,品析人物形象。

(四)建构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将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作为课堂评价的主要内容,要通过了解学生如何思考,如何交流,怎么合作,怎样讨论,如何获得等课堂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学习的优劣。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离不开教师的课堂及时评价反馈。“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要求教师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给予学生正向的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学有所获。

教师制定出符合要求的语文教学课堂模式,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学情,使用不同的评价体系,使评价贯穿于整堂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单元主题,要始终保持教学评的融合、连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以五上第三单元的《走进民间故事之品析人物形象》为例,笔者结合设计的任务单,提炼出本堂课的评价标准为:(1)能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品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2)能抓住关键词句品析人物形象;(3)能借助“曼陀罗九宫格”充分品析人物形象。学生在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后,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初步的评价。学生集体讨论交流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借助这三个评价标准进行生生互评,实现评价别人的同时让自己得到提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做出适当的补充评价,给予学生肯定。如,一位学生在品析“王母娘娘”的人物形象时谈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有原则的人。笔者适时链接当时的时代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学习民间故事的时候要学会关注时代背景,收集相关的资料,结合资料去品析人物形象,这样理解会更深入全面。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反馈,激发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兴趣。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课堂,评价是嵌入式的,是不可分割的,应伴随全程,与学生的学习同始终。”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评一致性”,可以真正实现学生“学”得充分,“学”得高效,“学”得全面。课堂从始至终围绕设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实现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诊断、驱动、激励作用,让学生的学习不断得到发展。

四、单元视域下阅读教学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

对教师而言,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跳出传统课时观念的束缚,从单元核心概念入手,对单元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设计具有“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任务和相对应的评价标准,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而言,需要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利用好学习任务单,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并能利用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互评,共同成长,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具有复杂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动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调整自己,改变原来的教师单方面主讲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搭建支架,形成主动合作探究、平等交流,师生共学等方式,接收学生真实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生成教育机智,确保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才是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

”教学评”在课堂中是三足鼎立的关系,缺一不可。在教学中,我们追求三者的一致性,对于学习探究过程中的学生学习行为和方式都有着积极的调控、促进作用。如何让“教学评一致性”在语文课堂中落地生根,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还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继续深入研究,探讨。

 

作者: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符燕芹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