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化经典为常识

时间:2016-05-10作者:泉水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5月号

学校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全体师生开展《论语》抄写活动,并撰写读后感,评选出的优秀作业在展览的基础上进行奖励,促进儒家教育思想的学以致用,潜移默化地引领师生灵魂成长。

营造浓郁的“国学经典教育”校园文化,推进传统文化思想的“落地生根”,是济宁附中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校园墙壁上的国学经典插图故事,教室、食堂、墙壁、宣传灯箱等醒目位置张贴的经典语录、格言警句,使整个校园中无论是风亭还是草坪装点的山石,都留下国学经典名句的墨迹,学生身边的这些教育资源都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给予学生耳濡目染的熏陶。

 

营造国学经典诵读氛围

 

学校在每个教学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活动。在附中的国学教育中心、团委及教育处的组织下,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活动。校长李汝敏介绍道,像“传统节日知多少”“诚实守信”“敬老孝亲”“传统文化伴我行”等优秀主题班会,都获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齐玉中、杨霞、周萍等几位老师的主题班会在国家级班会评选中,都获得了一等奖。

以活动为载体,为固化“国学经典教育六个一”的常态活动,打造学校文化发展的“生命线”,附中采取了多重保障措施。每日一读——学校统筹安排一名语文教师或班主任负责督促指导学生每天10分钟进行集体诵读。每周一背——在每日诵读基础上,结合《儒家文化在附中》的内容和进度,每周要求背诵相关经典名篇,并开展学习小组间的诵读背诵比赛,确保人人过关。教务处和国教中心定期到各班进行座谈,集思广益,交流学习,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行量化评分。每月一会——各班每月可结合《儒家文化在附中》内容和进度开展专题讲座、成果展示、演讲等多种形式交流学习体会,畅谈感受。每期一赛——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活动成果展演或竞赛活动。活动力求做到知识性、观赏性、艺术性为一体,采取吟、诵、唱、弹、舞、书等多种表现形式。每年一评——每年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一批先进活动班级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每届一展——每一届毕业班在毕业典礼上,都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学习成果展演,让每一位附中的毕业生都留下对母校的美好回忆。

 

深化国学经典交流活动

 

申报科研课题,是积极探索“国学经典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教材、走进课堂。2015年5月在科学论证并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学校向市教科所申报了《初中语文课程与儒家经典诵读课程的整合研究》科研课题,现已正式立项并组织实施。校长李汝敏说:“期待通过课题研究,将儒学经典教育融入常规教学,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植根于学生的灵魂深处,使之成为涵咏道德、砥砺情操、历练成长的动力之源。”

附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起步早,形式新,步伐实,现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李汝敏坦陈,“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国学经典是连接我们和历史传统之间的一座桥梁,学习国学经典,实质上就是走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感受这个家园的温馨,参加这个家园的建设,形成对他的情感皈依。接受经典教育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根于丰厚的传统文化的过程;我们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是基于传统经典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真切体认,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尊重和发扬,是我们承认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并且现在也不想割断这种亲缘关系的深情回顾”。他强调,只有学习国学经典,才能砥砺师生的品行、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只有学习国学经典,才能植根于民族传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使我们成长为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附中这棵教育之树硕果累累。附中人在国学经典的浸润下,自1995年以来,历年中考无论是升学总量,还是升学质量,均名列城区前茅,成为学生向往,家长认可,社会享誉的品牌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初中教学先进单位等省市级重大荣誉100多项。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