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培养中国人,需要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时间:2016-07-13作者:李成泉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7月号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现代解读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归宿。从国家教育大政方针看,“有教无类”已被重新引入当今的教育思想体系之中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遗憾的是,当前教育公平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至今未能得到很好的实现。从宏观来看,教育公平的缺失在城乡间、地区间、社会阶层间、学段间等方面都有表现,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在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教育政策影响教育公平,教育资源配置影响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不公平”和“不均衡”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从微观来看,教育公平问题也相当突出。学校教育没有给不同天赋和智力水平的学生提供可选择性,对于不同学生而言,接受同一种育人模式是不公平的;学校教育没有给予弱势学生(包括残疾学生、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学困生、被欺凌学生)相应的关注和尊重;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学校只重视升学率,老师只重视尖子生,同一个班里的学生并没有平等的“学校待遇”,有些学生(问题生、学困生)被边缘化问题非常明显。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促进每一个学生活泼、健康地成长,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以培养君子为育人目标。《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论述多达一百余处。我国素有“礼仪之邦,君子之国”的美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美德责任重大,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真正的“中国君子”。 “君子教育”对全面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扩展青少年的价值视野,丰富育人内容有重要意义。

孔子倡导因材施教,主张“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宋代大儒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古代所谓“材”是对一个人的整体概括,包括人的本性、禀赋、才能、志向、喜好、性格等各方面要素。然而,当前各级各类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个性化缺失,代之以标准化的强制。统一教材、统一授课、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评价标准,完全把工厂的“标准文化”搬到了课堂,移植到学校。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长、生成而不是制造、铸造,尊重、适应孩子个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孔子还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乐”是孔子的人生态度,也是他追求的人生境界。《论语》以“乐”开篇,通览全书,时时可见,却无一个“苦”字。当前,在教育功利主义思想的驱使下,很多学生厌学、苦学。让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学习战胜困难,发扬“苦学”精神是应该的,但今天的苦学已经“扭曲、变态、畸形”,这是对学生的戕害和摧残。学习要出自学生的自发自愿,要顺应孩子天性。否则,只会耗费学生的生命,摧残学生的健康。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要让快乐回归教育、回归学校、回归课堂。

孔子主张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须通过“思”来提高,“思”必以“学”为基础,两者相互为用,不可偏废。学思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是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目标。在学思问题上,我们的教育天平一味地倾斜,灌输式的学习隔离了学习的过程、剥夺了学生的“权利”、钳制了学生的思维,实际上也没有真正把握学习的本质。孔子还主张“知行合一”。《礼记·儒行》中有“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知行合一,既是教育的基本观念也是教育的基本方法。以“笃行”的思想思考教育,教育要为了生活、引导生活。从这个角度出发,目前中小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评估。有些课程除了考试几乎毫无价值,个别课程是否需要从小学开设?是不是需要全民学习?这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从笃行的角度出发,教育的链条不是止于“学思结合”,还需进一步的“知行合一”。需要让教育设计创造能够满足知识化与行动化的物资环境、流程设计与制度保障,在实施学校既提供知识,又实践知识,用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孩子。

《论语》有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如何做个称职教师,孔子早就给我们做出了榜样。那就是要做到终身学习、勤勉育人。“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职业的读书人,教师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在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会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即在职研培已经趋向制度化,教师将是最先进入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群体,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义务。“诲人不倦”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的重要标准。教师就应当跟孔子学做老师,像慈母一样热爱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激励学生,以恰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不厌其烦地教化学生,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成为一名真正的师者。

孔子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以上论述就已涵盖教育价值、教育信念、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学方法、教师风范等方面。若能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核心,抓住关键,扎实推进,一定会有收获,孔子教育思想也会在当今教育中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凌风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