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以深层次课改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访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局长周唯巍

时间:2023-06-12作者:文丨任雪 策划丨原维斌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我国基础教育处于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各地教育管理部门依据当地情况,也在积极探索有益于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改革策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梁溪区教育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提出了以深层次课改为动力,聚焦区域基础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思路,着力解决区域基础教育在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深层次课改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访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局长周唯巍

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局长 周唯巍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共享

《教育家》: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部分,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一直是广大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对此,梁溪区做出了哪些改革和探索?

周唯巍:高质量教育是梁溪教育人永恒的追求。2016年,无锡市城中三个老城区合并为梁溪区,面对区域教学生态不平衡的状况,我们通过集团化办学改革,以“共生共赢共成长”为目标,按照“重点扶持、试点先行、阶段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共享。

 

《教育家》:您刚才提到的“共生共赢共成长”目标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周唯巍“:共生共赢共成长”,坚持内涵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一是要走优势发展之路,从“竞争式教育”向“优势教育”转变。教育集团强化集团发展的系统合作能力建设,根据“合作与共享”的优势教育发展理念,秉承“优势发现”“优势挖掘”的集团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建立健全集团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合作与共享的学校管理机制,以现代学校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的优势,激活集团的办学活力。二是要走融合发展之路,从“粗放集合”向“全面融合”转变。教育集团立足集团职能,建立健全集团内部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在课程研发、教育科研、学生发展、质量评估、文化建设、资源保障等方面形成高效的集团运作方式,逐步奠定各自的办学优势,着力增强学校主动发展、特色发展的能力。三是要走创新发展之路,从“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转变。集团学校深入开展“互联网+”智慧教育实践,探索“智慧课堂”“智慧学校”“智慧管理”,立足课题研究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研共享,建立具有本集团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优质课程开发、共享、配送机制,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适应新形势,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家》:除了推进集团化办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梁溪区也积极向教学改革要质量。在深入推进课堂改革方面,梁溪区进行了哪些部署?

周唯巍:2016年,我带着业务骨干经常走访学校、深入课堂,清楚地发现新成立的梁溪区在教育方面虽有质量,但课堂活力不够、竞争优势不明显。如何破题,推动改革就迫在眉睫。自2017年以来,梁溪教育把“难题”当“课题”,先“把脉”后“开方”,先后出台了四份课改纲领性文件,勾勒出梁溪课改“四步曲”。第一,提出“深度学习·思维课堂”区域教学课改主张。第二,凝练“学得进、想得透、用得出”九字诀,在课堂教学行为改进的光明大道上走出每所学校真诚的实践姿态。第三,在打造丰富的课堂教学范式群基础上提炼出以问题为主导、以深度思维为核心、以任务型活动为主线的区域教学范式,引导教师创造性设计与使用“自主学习活动单”。第四,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对于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已达成基本共识,即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基准,主张推进“1+3+X”教学高质量发展模型。这其中重点关涉区域顶层规划和学校办学活动的共融互通,消弭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落差。

推进教学高质量发展项目

《教育家》:作为梁溪区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1+3+X”项目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实施?

周唯巍“:1+3+X”教学高质量发展项目是对“深度学习·思维课堂”区域教学课改主张的继承与深化,站在新的起点上系统构建“梁溪课改项目任务群”。

其中,“1”是课程改革的“一核”,指统率区域课改的核心育人目标、核心教学主张,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度学习·思维课堂”为推进主线,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高质量教学;“3”指课程改革的“三维”,是从整体型、选择型和保障型三个层面立体构建“梁溪课改项目任务群”;“X”是围绕“一核”“三维”而创生的“多项”具体课改项目,既鼓励学校积极参与整体型课改项目,又倡导学校基于校情选择相应课改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创生校本性项目。

如果把区域课改比作火箭,那么“作业设计”“命题改革”就是两大动力引擎。作业及命题考试研究是深化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依托,强化“作业设计”与“命题改革”研究助推学生“持续学习”的教育价值,将学习结果测评与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品格养成、思维能力提升等多维度有机结合,以实现“应试学力”和“真实学力”的统一。

在“双减”时代背景下,必须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目前,我们出台了《梁溪区小学语数英学科作业多样化设计指南》,遵循“依据课程标准,凸显作业育人,突出学科特质,完善设计理念,倡导创新实施,突破难点问题”的基本要求,对语数英学科中不同类型的作业设计提供多样化的实施案例与建议。以此作为全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创新举措,深入指导相关学科教师在作业多样化设计上下功夫、多思考、真实践,有效提升常态课教学效率。

《教育家》:在推进课改过程中,梁溪区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

周唯巍:我们的区域顶层规划与学校办学实践实现了共融互通。各学校与集团总校形成良好互动关系,在深挖自身教育价值和跟进教育改革的步伐中激活了学校的创新活力,也反向助推了区域教育理念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中,东林小学教育集团以学生表现为突破口,关联学生语文素养培育问题,系统研发了“素养表现型教学”整体方案,获得2022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连元教育集团打造“无边界课堂”和“无围墙学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儿童学习生态圈,其成员校则深入研究学习的边界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场域课程,相关成果获2022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五爱教育集团倡导的“差异螺旋式校本评价”,崇宁路教育集团创生的“泛·参与式”课堂,东林中学教育集团推出的“学问课堂”,他们的研究成果都获得了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区域内其它学校也展开了根植文化、基于校情的校本研究与实践。如通德桥教育集团以“转变学习方式,撬动课堂转型”为变革逻辑,以“导学单的研发与应用”为实践主线,以“以学为本,循学而导”为核心理念,引领集团学校全面推进“学导课堂”建设,课改成果入选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并获评江苏省教育厅“双减典型案例”,全省推广。

(文丨任雪 策划丨原维斌)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