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加强教育督导研究 助力教育督导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7-18作者:刘龙珍 魏文锋来源:

摘要:教育督导研究是提高教育督导工作效率的重要助力,是教育督导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教育督导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能够提升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从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教育督导研究仍存在研究意识不强、研究队伍分散、实证研究不足等现实问题,亟待从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督导研究机制、采取多举措助力教育督导研究队伍建设以及全方位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加强教育督导研究工作。

关键词:教育督导 研究 质量

教育督导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保障手段,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以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教育督导研究是提高教育督导工作效率的重要助力,是教育督导质量的重要保障。202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教育督导研究是深化教育督导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需要围绕教育督导领域重大问题,组织开展系统深入研究,提出改进完善建议,加强政策储备。采取适当方式,重点支持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持续开展教育督导研究,培养壮大教育督导研究力量。”《意见》作为建国以来教育督导工作的最高规格文件,首提加强教育督导研究,足见其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督导工作的助推器作用日益凸显,教育督导研究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未得到相应重视,影响着教育督导效能的提升,因此,加强教育督导研究,提升教育督导质量,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加强教育督导研究的价值意蕴

(一)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首先,为改进教育督导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众所周知,教育督导的内容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行动依据。通过教育督导研究能够深入探索教育督导的工作机制、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教育督导工作者可以准确把握和理解教育督导工作的价值和目标、内容和方法,深入了解督导工作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保证教育督导工作的价值性和科学性。其次,推动教育督导工作的领域、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和改进。教育督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的需求。通过教育督导研究可以深入分析和阐释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督导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使教育督导更加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提升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教育督导人员是督导工作开展的主体力量,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教育督导的质量与效果。因此,高水平的专业能力是教育督导人员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之一,而教育督导研究是提升教育督导人员专业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手段,能够助其掌握先进的教育督导方法和评估工具,提升其理论水平、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首先,帮助教育督导人员不断更新教育督导理念和知识架构。通过研究,教育督导人员紧跟最新的教育督导研究成果和前言动态,比如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评价以及教育督导等各个领域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增强对教育督导实践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其次,帮助教育督导人员掌握和运用先进督导方法和评估工具。通过研究,督导人员不仅要深入研究不同教育督导评估的方法、策略和工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掌握最佳的实践技巧和应用场景,同时还要研究督导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将研究成果运用在实践中,为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三)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

首先,提供评估教育改革的指标和方法,协助制定教育改革目标。教育督导研究能够有效监测和评估教育的进展情况,快速了解和掌握教育发展状况,分析预判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资源配置和调整的策略,分析教育改革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其次,为教育改革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咨询,促进教育体系的持续和改进。教育督导研究可以关注不同教育改革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教育改革者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同时,研究可以探索并分享成功的教育改革案例和经验,提供实践借鉴和指导。通过教育督导研究的支持和咨询,教育改革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发展。

二、教育督导研究存在的现实困囿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急速发展,教育督导研究受到了学界更多关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一些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开展了教育督导相关的研究工作,涉及教育督导政策、制度、实践、效果等方面;教育督导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除了中小学校督导评估,也涉及到幼儿园、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领域的督导研究;教育督导研究的内容日渐丰富,包括教育督导的理论模式、方法工具及督学队伍等方面。然而目前来看,教育督导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研究人员数量不多,研究范围相对狭窄且对于研究问题深入探究还不够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研究意识不强,未形成科研氛围

一方面科研培训偏少,能力提升针对性弱。目前,督学培训工作性质的培训较多,而专门针对督学专业能力提升的培训较少。长期以来,我国督学队伍存在着人员不足,专职督学少兼职督学多,年龄偏大,专业水平有限等问题,很多督学对教育督导研究的意识不强,甚至将教育督导研究视为次要的或可有可无的事项,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教育督导研究的发展。另一方面,交流平台稀缺,督学学术视野狭窄。目前,教育督导研究领域缺乏相关的学术会议、期刊和科研项目等平台和机制,教育督导学术交流存在交流平台稀缺、学术氛围不浓、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交流互动缺乏等问题。此外,专门在教育督导评估领域可发表的专业学术期刊极少。

(二)研究队伍分散,未形成研究合力

首先,教育督导研究的学术队伍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衡。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中,从事教育督导的学者相对较少,许多学校和科研机构还没有专门的教育督导研究人员。与此同时,教育督导研究需要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教育督导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比较单一,缺乏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限制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在教育督导研究中,缺乏整体的组织和协作。教育督导研究的学者们相对零散,缺乏统一的学术机构和组织来协调研究方法、整合督导资源以及推动督导研究工作,这导致了教育督导研究进展的相对缓慢,研究成果难以及时应用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中去。总之,教育督导研究的学术队伍尚未达到成熟水平,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领域,其学术队伍和研究基础都还相对薄弱。

(三)实证研究不足,较欠缺实践运用

首先,缺乏充分的实证研究支持。教育督导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育督导元研究,更离不开实证研究的支持。然而目前相关实证研究较少,或者缺少系统性和深入性的研究成果,目前在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变量选择等方面缺乏统一和一致性,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这导致了教育督导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科学性依据不足,难以精准把握督导评估要点和效果。其次,实证研究的可推广性不足。目前实证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单一案例或者特定环境下小规模的范围内,研究成果缺乏广泛的实用性,对大范围的督导实践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教育实践需求。

三、加强教育督导研究的优化路径

(一)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督导研究机制

建立政府、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督学等多方参与的教育督导研究机制,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专业互补,推动教育督导研究的发展和升级。政府应制定教育督导政策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并提供教育督导研究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为教育督导研究提供切实的保障制度,以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则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学术团队,可以进行深入的督导研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建立督导评估体系,评估教育督导的实施效果和影响因素,并适时组织教育督导研究的培训和研讨会,推动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教育督导研究的创新和发展;督学作为教育督导的一线实施者,可以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观察结果,为教育督导的研究提供实践案例和数据支持。同时,督学也可以从研究中获得新的理论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采取多举措助力教育督导研究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培训,提升教育督导人员的研究素养和能力。丰富培训内容,如,研究方法与理论知识、教育督导理论与实践方法、教育政策、课程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职业道德与伦理知识等,为督导研究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视角。拓展培训形式,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专家授课、培训班等形式进行,为教育督导人员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供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二是引进人才,增加队伍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通过国际人才引进、学科交叉引进、高校人才引进、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教育督导研究队伍,同时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例如建立合理的督学晋升通道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力和积极性。三是建立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等交流平台,搭建教育督导研究人员与学界、实践界的沟通桥梁。定期举办有关教育督导评估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论坛,邀请教育督导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等参加,教育督导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和经验交流。组建研究小组,邀请不同地区、不同学科背景的教育督导研究人员联合进行研究,让教育督导研究人员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和问题,同时也为实践工作者提供相关的研究支持。

(三)全方位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和应用效果

首先,需要拓展研究的范围。结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增强跨学科研究,深入探讨教育督导相关问题;扩宽研究层次和维度,关注教育管理层面督导研究同时也应该关注教师、学生等教育实践层面的督导研究,关注不同教育阶段和类型督导研究的同时关注国际比较和地区差异的督导研究,增强教育督导工作在教育变革中的适应性。其次,需要深化研究方法。在教育督导研究中,不仅要运用传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还要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面谈、观察、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同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社会学的网络分析等,以丰富和拓宽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此外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及准确性。

最后,需要注重应用研究,特别是关注督导的实际效果和实施途径。将研究成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建立督导跟踪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育督导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收集相关数据和反馈意见,为督导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成果可以为学校和机构的教育阵地提供参考和指导,为管理改革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也可以通过实施研究项目和改革试点,推动教育督导的创新和实践;教育政策督导研究人员应该积极与政府部门、教育管理机构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进行合作,提供相关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指导提供依据。

(作者: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龙珍 魏文锋)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