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教育家》杂志2020年10月刊第1期

时间:2020-10-10作者:编辑部来源:教育家杂志社

《教育家》杂志2020年10月刊第1期

 

卷首语 JUANSHOUYU

01 信息技术时代,教师须用“心”构建师生关系 | 高慧斌

特别报道 TEBIEBAODAO

06 班主任困境:责任无边,成就有限 | 本刊编辑部

07 班主任工作清单 | 本刊编辑部

08 班主任,用“小身板”扛起“千斤担” | 周丽

10 协同育人,做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关怀者 | 齐学红

12 让班级文化“活”起来 | 李家成

14 上一节“走心”的班会课 | 马金鹤

16 有效沟通,班主任请先“去权威化” | 赵澜波

18 每朵花儿都有盛开的理由 | 兰会云

20 班主任减负,从优化教育治理结构开始 | 王凯 郭蒙蒙

声音 SHENGYIN

22 师德评价的三个方法 | 刘次林

教育扶贫 JIAOYUFUPIN

24 爱心课堂,温暖“地贫宝宝” | 李玉婷

27 为支教提前退休,他与山里娃欢笑共舞 | 孙雨萱

封面 FENGMIAN

30 校长领导力:引领学校走向“善治” | 黄硕 曹春梅 侯京华

家教 JIAJIAO

34 中国式“逗小孩”:大人笑,孩子哭 | 马学红

36 “报警式育儿”,是负责还是“甩锅” | 扈培杰 赵刚

区域治校 QUYUZHIXIAO

38 新时代学校治理:校长的“思”与“行” | 本刊编辑部

39 新时代校长领导力的“三大杠杆” | 陈文强

41 大国良师成长三部曲 | 林彩英

43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校长的核心使命 | 林文银

44 凝炼办学理念,答好新时代“教育三问” | 刘旭

46 外拓资源内掘文化,共育民族英才 | 林国清

48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 兰国兴

50 “善行教育”中校长的核心领导力 | 王海墘

家校共育 JIAXIAOGONGYU

52 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构建的杭州下城实践 | 沈洪

53 创“5+2争章学园”,建家校合作双通道 | 申屠萍 郑慧灵 金珍

54 创新家校联盟,家校携手育人 | 崔建军 楼春娣 袁云芳

55 “星教育”引领,现代校园星光灿烂 | 张刚 张越英 朱建文

56 “云阅读模式”助力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 | 项声菊

57 家校携手,遇见更好的孩子 | 王赳赳 吴安

58 家校共育,携手“童”行 | 干定雄 陈洁华 汪旭

59 疫情之下的学生家长心理健康促进 | 唐西胜 郑懿茜

关注 GUANZHU

61 当教育走出课堂,劳动教育该学什么 | 彭瑞敏 侯京华 刘洁

65 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 孙宏艳 耿雅倩

探索 TANSUO

67 寻找学校发展的“和雅密码” | 于晶 徐明

68 机器人实验室点燃创新之火 | 王正伟 孙连胜

69 让班级成为生命的养育所 | 余巧云

云卷云舒 YUNJUANYUNSHU

70 没有谁是天生的“坏”小孩 | 徐诗韵

缅怀 MIANHUAI

72 陶西平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 | 姚炜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