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我愿坚守在乡村教育岗位

时间:2015-10-31作者:吴爽来源:《教育家》杂志

我愿坚守在乡村教育岗位1995年,曾维奋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琼台师范大专毕业,并被分配到县重点中学——澄迈中学。大学毕业的曾维奋在即将走上教育岗位之际,因意外事故造成腰椎骨断裂,下半身瘫痪。曾维奋受不了打击,一度提笔写下遗书想过轻生,但从小当教师的梦想支撑着他慢慢站了起来。

2009年曾维奋调任永发镇儒林小学任教至今。要强的曾维奋认为,即使拄着双拐,也要保持腰身挺直,形象端正。在14年的教师生涯里,他从未坐着上课,一堂课下来40分钟,一天最多时有6节课,在讲台上要拄拐站立240分钟。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拄起双拐,毅然站上讲台,这一站就是14载。讲台上,他用双拐支撑身体,认真板书;讲台下,他艰难地挪移双拐,手把手辅导学生。他用爱施教,坚持家访,关心学生无微不至。他用双拐抒写人生,用高尚诠释师魂。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海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我愿坚守在乡村教育岗位

来自乡村小学的我,一名普通的残疾教师,能获此殊荣,我特别激动,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这是党和人民对我教育工作的肯定,更是我今后教育工作的新动力、新起点,也坚定了我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增强了我坚守在乡村教育岗位上的信心。

我在激动之余深感责任重大,我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不能懈怠。育人德为先,要树立榜样,带头前行。唯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才不辱教书育人的使命。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们楷模教师能得到李总理的亲切接见,特别是我一个残疾教师,能见到总理,我感到无比兴奋,无比幸福。李总理是那么亲切!握着总理的手我感到那么温暖,幸福顿时涌上心头。我要牢记总理的嘱托,以此为今后奋斗的目标、行动的方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计名利,坚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继续坚守在乡村教育岗位上,为乡村孩子们服务。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勇于创新,在教育教学中撒播创新的火种,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让孩子们得到充分的发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给孩子们父母般的爱,要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喜欢上学,爱好读书。为了乡村孩子们,我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获得“教书育人楷模”奖 ,荣誉高尚,使命神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要戒骄戒躁,以身作则,严于自律,为人师表,坚守乡村教育岗位,全心全意为孩子们服务,以实际行动传播正能量,不辜负总理的期盼,争当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