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在大学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时间:2015-10-31作者:柯炳生来源:《教育家》杂志

此刻,我与全校所有的老师一样,怀着无比欣喜的心情,迎接你们的到来。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为师者之大乐。你们的选择,给了我们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让我们对农大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在大学里,你需要为了成功而努力,更需要为了成长而努力。就长远意义看,在大学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这里所说的成功,是狭义的,是指你们学业的成功,或者考试方面的成功。这样的成功,只是上大学的最低要求。这样的成功,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那些分数所代表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你们在大学里应该收获更多的东西,应当远远不止一张文凭和一份工作。你们更需要收获一些带有本质性和长远性的东西,能够让你更有后劲,乃至让你终生受益。这就是:人格的养成,素质的提高。四年之后,你们不仅要有文凭,有工作,更要有文化,有教养。在努力成才和成功的过程中,你们更需要健康成长,塑造更好的性格和品格,为一生的成功和快乐打好基础。

就此,我提出四点希望和建议,即:开眼,动脑,修身,强体。

第一,希望你们开眼,就是开阔眼界,就是见世面。你们需要与课本、课堂和专业建立起密切的感情,但与此同时,还需要超越课本,超越课堂,超越专业。你们需要看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好书,听一些与专业无关的名家讲座,参加一些学生组织或者社团活动,参加假期或者平时的各种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事情,可能与你的文凭无关,但是对你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这些活动,你会更加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复杂,也了解世界的精彩;同时,你也会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特长,了解自己的潜能。

第二,希望你们动脑,勤奋思考。课堂内的学习和课堂外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动脑思考。这包括主动思考,独立思考,理性思考。主动思考,就是学会提问,愿意和善于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就是不能人云亦云,对于别人的观点,包括权威人士的观点,要敢于质疑。质疑不是反对,而是要把来龙去脉弄清楚,然后再决定是接受还是反对。思考能力是所有创新人才的基本必备素质。思考能力的锻炼,是每日每时都需要的。而深入的思考,更需要独处和安静。

第三,希望你们修身,就是提升品德,提高品位。修身是一个古老的箴言,内涵丰富。你们的修身,就是在受教育的同时,变得更有教养。要成为精英之才,不可以不受教育,更不可以没有教养。具体落实起来,就是约束自己,善待他人。学会约束自己,是一件重大事情。人的成长成熟过程,就是约束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善待他人,就是要做一个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的人,做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有爱心,有礼貌,有诚信,有自尊,有包容,有耐心,有忍让,有品位,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和令人喜爱的农大人。

第四,希望你们强体,就是通过锻炼和良好生活习惯,让身体健康强壮。大学时期,也是长身体的时期。希望你们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睡眠习惯和饮食习惯。此外,就是体育锻炼习惯。有一句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非常赞同。你们要努力学习,但是它与锻炼身体并不矛盾;恰恰相反,只有体魄健壮,才能精力充沛,高效率地学习和思考。

人生,有很多可能,这些可能有高,有低。大学,是一个高台阶,让你更能接近那些更高一些的可能。而可能,终究不过是可能,能否把可能变成现实,最终取决于你们自己。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