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和雅”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时间:2015-11-20作者:赵红 周玉秋 张广吉来源:《教育家》杂志11月号

“和雅”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多年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十小学始终秉承 “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中华文化的理念精髓,传承学校的办学精华,响亮地提出了“和雅教育”的办学思想,用“和雅”文化来引领二十小学卓然前行。馥郁芬芳的“和雅”文化之花,纵情绽放于二十小学的每个角落,装点着每一个二十小人的教育人生。

造就“雅师”——筑造“和雅”

雅师方能培养出雅生。打造“和而有爱,儒而有学”师资队伍是我们二十小学和雅教育的源头活水。

一是打造出“和雅”的课堂文化。让“和雅”走进教室,摒弃现有课堂的一些弊端,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和谐,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舞台,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培养“德美人和、才高学雅”二十小学子。学校鲜明地提出了“和雅课堂”所追求的目标:“和雅”课堂是一个和谐的课堂;“和雅”课堂是一个对话的课堂;“和雅”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和雅”课堂是一个探究的课堂;“和雅”课堂是一个快乐的课堂。

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的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切实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我校邀请了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首席礼仪培训师金子老师对师生们进行培训。雅教成就了师生审美的追求,修炼礼仪提升了师生的气质,和雅理念于潜移默化中得以践行。同时,学校先后请刘正言、靳家彦等教育专家为教师做新理念讲座,专家的讲座使全体教师如沐春风,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使教师们对课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是启动“书香校园”工程。读书习惯润泽教师成长:我们首先为教师设立了《教师书屋》;向教师介绍阅读的书目以及读书的方法。同时还采取了教师互相分享阅读精品的办法来破解时间不足的难题,让教师把自己读到的教育教学理论文章、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以及推荐理由及时上传到网络平台上,教师之间互相切磋,进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四是搭建平台,共同成长。启动“名师工程”造就品牌教师,促进大家共同发展。我校坚持立足校本培训、鼓励各类研修、实践锻炼成长等策略,实施专业发展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名师”工程,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目前,我校已经涌现了一大批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在内的二十小学知名教师、特色教师。学校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达到30多人,是全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最多的学校。

“和雅”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培育“雅生”——各雅“和雅”

构建和而有异,雅而致远的系列课程是培养雅生的重要载体。

基础性课程。班会课:微型班会先围绕周主题进行撰稿,班主任老师挑选10~20名同学分发稿件,并由社团成员一对一或一对二地进行训练与指导。班会结束时,对全校同学发出相关主题的倡议,并在周五以问卷调查、现场交流等形式进行调查,于下次班会做简要总结。班会课上,学生学雅规,立雅标,达到心灵雅、行为雅、气质雅、脾气雅、个性雅。经典文化课:每周一节;课前背诵一首古诗词;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读书交流会。孩子在诵读经典的同时,逐渐用圣人的言行来要求自己,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拓展性课程。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活动是德育最生动的载体,是修养其心智、促进德育内化的隐性课程。课间十分钟活动课促个性蓬勃成长。我校根据场地狭小,生源较多情况,设立课间十分钟活动,认真研究活动内容,呵护学生的天性和个性。分别开展故事大王讲故事、小小辩论会、巧手制作、信息发布会等多种微型课程。现在课间十分钟活动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社团活动课程 ,促兴趣多元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学校开设了二十多个社团活动。合唱社团是我校的品牌社团。学生用歌声叩响了北京之门,与首都小学合唱团同台演绎。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对他们出色演唱大加赞扬,还被央视著名主持人鞠萍当场邀请再次赴京录制特别节目。多家网站相继进行了报道。“和雅之星”礼仪社团是二十小学和雅德育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他们是我校练雅行,正雅态的典范。队员们录制了“和雅”礼仪示范片,供学生礼仪课使用。现在,社团小成员们开始为市区校各类活动提供礼仪服务。礼仪课程的开展,培养了存雅意、说雅言、践雅行的和雅之生。

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促社会能力的提升。 拓展社会资源,延伸和雅之风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亲身体验,收获成长。我校分别从三个层面开展活动。

学生个体:家长单位一日行活动,体验父母工作的辛苦 。

班集体:借助家长委员会的支持、配合以班级为单位,进入企事业单位、机关走访参观。我校66个班级,已走访100多家单位。

少先队大队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我校的社会实践基地去参观。

我们的社会实践还走出了国门。赴英游学的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英国同龄孩子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绅士风度与高雅的气质,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和雅之气,把儒雅博学,情趣高雅化为自觉主动的人生追求。

主题教育活动课程 ——促优雅品质形成。开展学科节活动、纪念日和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激发孩子们的雅行之“情”。

学科节活动课程。包括文雅体育日、清雅诗歌会、典雅艺术周。这些精心设计、年年创新、寓意深远的学科节活动,真正做到了德育无痕,润物无声。

纪念日和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学雷锋日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植树节、地球日开展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教育;重阳节、教师节、母亲节开展孝亲尊师和感恩教育。

大课间活动——培育健康体质。大课间活动历来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为贯彻落实艺体活动“2+1”要求,我校挖掘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对跳皮筋、抖空竹、踢毽子、跳绳、转手绢、打沙包等多项孩子乐于参与的活动内容给予引导,培养孩子们课间做有益的体育活动,既增长协调、灵敏活动能力,又强健了体魄,可谓一举多得。在今年全市运动会上,我校全体学生为大会进行了大课间活动的综合展示,引领全市大课间活动的深入开展。

“创建和雅教育模式,构筑学校文化气质”,我们欣然看到 “和雅文化”浸润着每一个二十小人的心,引领二十小学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卓然前行……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十小学)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