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立互联网+潮头,推教育资源共享

时间:2016-03-16作者:王嘉毅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3月号

当前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一般资源短缺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优质资源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解决优质资源短缺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只有互联网还不够,还必须有好的共享机制。只有通过创新,建立先进的共享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渴望,也有利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一、建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效机制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其核心是“构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目前,移动浪潮、云平台、物联网、3D打印等技术已经扑面而来。在新技术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中央特别提出要创建有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可见“机制创新”有多么重要。

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机制保障,资源共建共享也无法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技术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保障,而机制创新是共建共享的关键。

就机制本身我们可以做一个划分: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内部机制是教育系统内的各种机制(包括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研体系的相关制度、教师成长的机制,等等),外部就是与企业合作的机制(企业的利益诉求与教育收费管理、服务内容与收费模式、定价管理的机制,等等)。

 

二、如何建立有效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一)正确的引导是机制创新的前提

以甘肃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的探索——甘肃教师学苑为例。甘肃教师学苑是甘肃省为了提高教师人文素养而创立的一个微信公众号,现在有30万教师在关注它,每天在上面学习和浏览。其潜在机制是,每阅读一篇文章都可以得到0.0625个学分,全年学习下来是24个学分,这24个学分可以作为继续教育的成绩计入档案。这些学习的文章都是老师们自己编辑整理的。谁的文章被选用,谁就可以得到3学分。转发文章获得500人以上的关注又可以得到3学分。最多的一篇文章几天之内被转发了13万,评论上千条。这样,甘肃省30万教师的资源共建共享热情就释放了出来。

这个案例说明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很重要。政府利用行政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了起来,构建了一个继续教育的有效机制,吸引教师把零散时间更多地投入到这上面,把“朋友圈”优化成为“学习圈”“继续教育圈”,既是交流学习,又是资源共建共享。

(二)协作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创新的重要手段

第二个例子是甘肃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这个活动是教育部主导的利用广大教师进行资源共建共享的非常好的活动,在甘肃取得了成功,取得了在全国参与率第一、教师晒课数第三的好成绩。这个成功,其实也是机制创新的结果。天祝藏族自治县按照自己的规划创建了不同的教研协作组,根据组员自身的优势明确了任务分工,让每位老师都当一至两周的主要备课人。每个组员都参与撰写共性教案,形成了一个最终教案,然后由每位老师再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对最终共性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与完善,形成个案,就可以拿到实际教学中去用。同时每位组员在备课流程中,积极上传与本课相关的其他教学资源,诸如教学案例、课件、视频、反思、图片等,也可以与大家一起讨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与困惑。通过这一系列的集体备课活动,最终取得了把集体智慧与个性化融于一身的优质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这个协作机制运用到“一师一优课”活动中,出来的优课质量就高了。政府各个部门构建了良好的协作机制,以指导和服务为主,给教师们的专业热情和活力的发挥营造了空间。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