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幼儿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6-04-14作者:王崇慧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4月号

在市场经济迅猛推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或者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父母的远离,导致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变得脆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当代著名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说:“如果处理失当,留守儿童问题将成为国家的一大教育隐患。”因此,搞好留守孩子的教育成了我们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园现有留守儿童300余人,占全园幼儿的30%。为了使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温暖,享受学习和生活的快乐,我园针对“留守儿童”作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有效地解决了留守儿童学习及心理方面遇到的困难,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 过度溺爱致使能力缺失

“留守儿童”主要由祖辈抚养,而祖辈抚养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时候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孩子想要什么东西会尽量满足,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需求。祖辈对孩子太过溺爱,会将孩子拴在自己身边,生怕孩子出现一点问题,过多地限制了孩子的自由,阻碍了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所以,这些孩子综合能力普遍比较差。

2. 错过了教育的关键期

一般来说,老人往往以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所受的教育来要求孙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对孩子的教养往往是力不从心,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何况学前儿童正是游戏玩耍和求知欲旺盛的时候,老人很难就孩子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作出恰当的回应,久而久之,逐渐抹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有很多祖辈会对幼儿采取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更多地让孩子自己玩耍,只要不耽误自己手中的活即可。留守宝宝已经缺少了父母的陪护,再加上照应自己的人疏于教育引导,留守宝宝就会错失很多的教育关键期,导致身心成长出现问题。

3. 情感缺失使得性格扭曲

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得留守孩子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关爱严重缺失,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渐渐地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进而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孩子长大些之后,绝对化的心理表现会比较明显:一方面,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另一方面,由于情感的匮乏,只要得到他人的一些照顾和关爱,就容易轻信别人,甚至不假思索地做他人要求的任何事情。

4. 不良观念影响孩子教育

有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高的人还多,在他们心目中滋长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能读书就读书,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

5. 互相埋怨使得家庭教育缺乏权威

孩子的爸爸长期在外打工,很少关注到孩子的教育,等孩子渐渐长大时,发现出现了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这时候爸爸就会埋怨在家看护孩子的妈妈没有教育好孩子,而在家照顾孩子的妈妈会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可孩子成长依然出现了问题,会觉得是孩子爸爸长期在外的原因。于是出现了相互埋怨、争吵,而不一致的家庭教育会使得孩子的教育缺乏权威,不能很好地给孩子施加教育引导。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