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中,孔子及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文化之根,深深浸润着我们的生命。在青少年获得身心发展、养成美好人格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期,怎样引领孩子们亲近经典,在体悟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汲取生命的养分?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和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出于多年潜心研究孔子儒学的经历,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对此有着深刻的感悟。带着对现实的思考,本刊记者采访了杨朝明院长。
记者: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该怎样认识、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您认为学校教育如何发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杨朝明: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把“功夫”用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为此,我们在适时而教、因材施教、寓教于心的时候,特别注意增强教育内容的“文化含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中小学、走进青少年的心灵,凝聚传统文化中向上、向善的力量,牢靠地托举起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明理修身,成长为一位合格的成年人和社会公民,这也是人们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孔子说:“礼也者,理也。”又说:“不学礼,无以立。”《礼记》中讲:“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青少年时期,孩子们在了解自己作为“自然人”的同时,也应该知道自己必须是一个“社会人”,必须遵守社会规范。礼之本在于仁爱,这一明理(或者“明礼”)的过程就是正心修身的过程。明礼修身之道,助力他们在具体实践中加深自我认知,滋养美好情感。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不能将“成人”教育仅仅停留在“礼”的形式上,要强调礼的内涵。中华民族具有久远的礼治传统,传统礼仪对我们也有诸多启发意义。如传统的冠礼就是让孩子们明确“人之所以为人”的意识,修炼德行。儒家思想论述的核心问题即“为人之道”(或“成人之道”),有助于培养有爱心、有担当、有情怀、求进步的君子。
记者:孩子们明理修身的途径有哪些?他们该以何种姿态处世,修炼人生的哲学?
杨朝明:修身的途径自然多种多样,其中应以传统文化的根源——“爱”与“敬”为起点。孔子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明确表达出: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要从亲爱自己的父母开始;保有一颗恭敬之心,要从敬顺自己的兄长开始。指明了希望孩子们从修身做起,推己及人,推广亲情,放大善性,让人与人和睦相处,使社会更加和谐。
内圣而外王,深层的价值观念决定一切。在明礼修身的基础上,我们又该以何种姿态为人处世?从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和“君子藏器于身”中就可以寻到答案。“不器”与“藏器”是孔子修身之学的范畴。“不器”是指有境界、有格局的人不会仅是一个被使用的器皿,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价值标准。“君子不器”指明我们要“志于道”、“立于礼”,重视德性修养。“藏器于身”则要求我们学好本领,加强个人才能修养的同时还要懂得韬光养晦、仁爱中正、隐忍待发、蓄势待时。这是修炼人生的大智慧,是每个人需要不断体悟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