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课程建构是提升育人水平的“风火轮”

时间:2016-06-13作者:赵向东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6月号

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过程、方法、手段。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师建构自我认识与形成学校特色的过程,是学习知识、生命历程以及个人意义之间关联的建构过程。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课程建构是提升育人水平的“风火轮”。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外在体现,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结果。因此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教师既是学校课程建设者也是课程实施者。提高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水平,是进一步提高学校育人质量,实现学校持续发展、内涵发展的新途径。

有学者认为,课程的存在有四种表现形态,即:专家课程、教师课程、师生课程、评价课程。

学校课程建设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就时下学校发展水平看,绝大多数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都应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建设上。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国家课程意志的落实,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按照课程存在的四种表现形态,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在学校课程层面的体现,就是将“专家课程”转化为“教师课程”“师生课程”“评价课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课程”。因为,教师课程是教育实施的一种预设,这种预设主要回答的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而形成这一预设的过程依赖于教师个体对课标、教材、学情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能力。教师课程的形成是学校课程实施的起点,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高低。过去教育常说“教师备好课,教学质量的一半已经有了保证”。所以,如何带领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师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又一途径。近些年来,学校在提高教师课程构建水平上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做一简要介绍。

 

开展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研究

 

现实教学中,常常有教师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自主建构能力低,没能将专家课程很好地转化为教师课程,没能很好地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2008年9月学校开展了学科核心基础知识研究。该项目旨在通过一轮课改教学,在所有学科的模块教学中,以单元(或章)为单位形成较为系统的教材分析;提高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提出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建议,积累适合学校学生实际的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和单元检测试题,积累教学素材,为后一轮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校对学科核心基础知识是这样界定的:学科核心基础知识能够体现学科属性,在整个单元或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或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某一方面学科能力的知识。

研究的基本内容(各学科研究组通过集体讨论完成以下工作),一是确定本章或单元(也可以按学科体系划分)核心基础知识是什么。二是明确确定的依据:所确定知识在整个单元或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或作用、所确定内容承载着怎样的学科思想或体现着怎样的学科属性、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学科能力或技能。三是提出教学建议(包括课时分配、教材处理、训练安排、教学素材等)。四是巩固与检测:课堂反馈性练习、课后作业(分A、B组,A组要求人人过关,B组为优秀生必做)、单元检测题。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