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感受来自屠呦呦的教育力量

时间:2016-07-11作者:姜乃强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7月号

7月1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全国百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表彰,屠呦呦当之无愧地成为其中的一员。

6月的浙江宁波,屠呦呦铜像在其高中母校宁波效实中学揭幕。更多的青年学子表示:要以屠呦呦为榜样,不断学习进取,勇攀科学高峰。

初夏的广东惠州,作为“青蒿”渊源地的“青蒿园”,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财经媒体代表,人们希望追寻青蒿的足迹,探寻屠呦呦获得“诺奖”的秘密。

在北京,各大书店热销的《屠呦呦传》颇受青年学子青睐;屠呦呦工作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吸引了众多年轻人驻足;2016北京公务员考试更是将屠呦呦获得“诺奖”列入了考查内容。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虽已半年有余,但首位中国本土科学家获“诺奖”带给人们的感动仍在延续,并正在转化为巨大的教育力量鼓舞着人们。

 

春草鹿呦呦,关于屠呦呦的美丽故事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授予屠呦呦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奖的颁奖词,也是屠呦呦拼搏人生的缩写。

时间回到1977年,南方一个普通的公社卫生院,一场全力抢救病危儿童的战斗正在进行。患病儿童只有五岁,因患恶性疟疾住院治疗,医务人员已用氯喹为他治疗了一个疗程。氯喹是继奎宁之后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一种抗疟药,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公认的“王牌”抗疟药。

但是,自抗氯喹恶性疟疾出现后,氯喹的疗效大大降低。这一次,又是无效。病儿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生命危在旦夕。关键时刻,医务人员给病儿注射了一种我国自己试制的新型抗疟药。用药61小时后病儿清醒,疟原虫转阴,病儿得救了!这种高效、低毒的抗疟疾新药叫“青蒿素”。

疟疾是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全球每年都有数亿人感染疟疾并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20世纪60年代,抗氯喹恶性疟疾在东南亚流行,美、英、法、德等国均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型化合物抗疟药,但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此时,原有的常用治疗疟疾药物氯喹或奎宁已经失效。

我国启动了举国体制的抗疟疾新药研发工程——523工程,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组成了抗疟疾新药研发大军,其目标就是找到新型有效的抗疟疾新药。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作为研究课题组组长,成为该项研究的关键人物。

从中医药的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屠呦呦带领课题组成员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对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她与其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