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跨越世纪的梦想与光荣

时间:2016-09-13作者:本刊记者 姜乃强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9月号

2016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在位于北京清华园的家中,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周远清很是欣慰。

这一年,周远清自筹资金600万元组织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大型研究课题结题。研究全面探讨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背景、路径、方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发展、新跨越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谈起人们最近关注的高等教育“双一流”发展,这位睿智老者用一句话回答了记者的关注: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建强国。短短12个字,凝聚了周远清对中国高教事业跨越世纪改革发展的缜密思考与不懈追求。

从1984年任清华大学教务处长到后来任清华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从1992年到教育部任高教司司长到任教育部主管高教的副部长,他与高等教育打了一辈子交道。“我对高教工作有深厚感情,体会多多、期望多多、担心也多多。”他说。

正是在这样的感情、体会、期望、担心中,周远清倾心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矢志不渝从事高教研究,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一路走来,作为曾经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设计者与参与者,他与中国的高教发展有着怎样的情缘?

教务处是学校第一大处

周远清的教学改革情结

“教务处是高等学校的第一大处。”这是 1994年4月在东北大学举行的全国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表彰大会上,周远清的大声疾呼。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令当时众多教务部门代表为之振奋。这一流传至今的话语的深刻含义,是进一步确立了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使当时高校教学工作面临的投入、管理、改革等问题受到高度重视。

“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在周远清看来,扎扎实实搞好教学基本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教学改革,严格规范实施管理,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并从这样的高度来思考和研究教学工作。

周远清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那时,高等教育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一切都由国家包下来、政府统起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化,国家进行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五大教育体制改革。

于是,向学校下放办学权,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学生缴费上学,部分院校调整,打破条块分割组建更加综合的大学,以及3+X的高考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陆续启动,使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需求,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在体制上打下了基础。

为了推进教学改革,周远清带领教学主管部门的同志进行深入调查,提出了当时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学生对学习投入不足的问题。四个“投入不足”一经提出反响强烈,有人指出教育主管部门敢于如此正视问题,可喜可贺。此后一段时期,许多学校对照四个“投入不足”检查存在问题,出现了更加重视教学的可喜局面。

那时,针对高校存在的教育方法偏死等问题,周远清提出:总有一天要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专业设置偏窄、教学内容偏旧、学生外语水平偏低、人文教育偏弱的状况要改!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启动了跨世纪的教学改革:两次调整专业目录减少专业数目,进行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改革外语四级与六级考试,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周远清清晰地记得: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吸引了全国500多所高校的两万多名教师参加,成为我国一次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整体性的大型教学改革。伴随改革的进展,有近千本面向21世纪新教材问世,其中一部分教材达到或接近了世界水平。这些教材成为一笔宝贵财富,展示了我国卓有成效的大范围教学改革的成果。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