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
滚动新闻:

“海英草”为什么这样红

时间:2017-09-22作者:王俊文来源:教育家杂志

“海英草”为什么这样红

 

他走路和说话总是慢悠悠的,脸上什么时候都浮着春风,对任何人都温和亲切,浑身上下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只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微微蹙起的双眉和抿紧的嘴唇,又露出几分严肃和深沉。身穿中国红T恤衫的他,静静地伫立在校园里的石榴树下,真像海边一株火红的海英草。这就是日照市北京路中学校长滕兆敏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今年8月份以来,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中学校长滕兆敏和他的学校可谓好事连连:全国新教育联盟有近5000所实验学校,滕兆敏以第一名的成绩从众多竞争者中胜出,荣获“2017全国新教育十佳智慧校长”称号;就“ 阅读与成长”接受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的专访;学校被北京大学确立为“全国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示范校”;中考成绩连续六年在齐鲁大地位居第一方阵。

滕兆敏抚今追昔,感慨良多。有谁能想到,30多年前,他还是一个高考落榜生呢!但是,滕兆敏落榜不落志,凭着自己对教育的坚持、坚守、坚韧,从乡村初中代课教师,成长为优秀高三班主任、“ 国培计划”特聘专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创造着考场外的另外一种辉煌。

滕兆敏的家乡安东卫在海州湾畔,因此,有人把他比作黄海滩头的一株顽强的海英草。海英草生长在板结的盐碱地上,破土扎根,迎风斗雪,蓬蓬勃勃地生长,在春风里给灰白的盐碱地增添绿色,在炎热的夏天又透放着火红的艳丽,展示着一枝独秀的无限生机……

海英草为什么这样红?我们不妨去探寻一下滕兆敏成长的足迹——

 

一门外语把他挡在了大学门外,但却没有阻挡他追求的脚步,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他在另外的一条道路上拿到了入场券,收获着沉甸甸的喜悦

 

1986年7月,18岁的滕兆敏同许多考生一样进入了考场。

那个夏天,所有的高考学生每天都在等待成绩的焦灼中。

因初中时只上过3个月的英语课,英语一直是滕兆敏的短板。高考成绩揭晓了,仅以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

那一晚上,注定无眠,滕兆敏呆呆地望着窗外的星月,感觉未来黯然无光。他的梦想是考上师大,站上三尺讲台,将自己的所知讲给孩子们听。落榜之后,滕兆敏感觉一切都变得遥不可及,他已经被现实抛在了梦想的边缘上。

那个年代,让庄户学生流泪最多的电影叫《人生》。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至今都会记得影片开头的一段字幕:“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这一点,滕兆敏感悟最深。

落榜后没多少日子,经初中班主任张明若老师的推荐,乡镇的领导寻上门来,让滕兆敏去绣针河畔、阿掖山下的乡村联中当代课老师。

这么快就能实现当老师的理想,滕兆敏兴奋得又一次睡不着觉。

一个细雨霏霏的清晨,18岁的滕兆敏驮着简单的行李走进了乡村小校园。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清脆的读书声,两种声音的合奏仿若世间最美的音乐,自由地飘荡在希望的田野上,他沉醉了。

但滕兆敏真正走上讲台才发现,他只是一名代课教师,像走在黑夜里,看不到希望,转正更是遥遥无期。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版权所有: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