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最新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中国元素

时间:2018-04-02作者:铁 铮来源:教育家杂志

在近日英国QS(Quacquarelli Symond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的新年度“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大学进步显著。清华、北大两校有5个学科和1个学科群进入全球前十。

中国104所大学的807个学科入选全球500强。据称,这一最新排名评估了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所高校,涵盖了48个学科、5大学科群。这一最新排名公布后引发热议,有褒有贬。

历史地看、辩证地看、发展地看待这一排行,就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建设“双一流”的道路上,必须继续坚持中国教育自信、坚持中国教育自省、坚持中国教育自强。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一排行。于是,我们从中看到了成绩和光明,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教育自信。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排行榜中呈现出的进步,只是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一个佐证。回首来路,正是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发展,助推了中国大学主要学科的全面崛起。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校年度科技论文数量达到全球八分之一,高影响力论文数量同步提升。

近年来,进入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名的内地高校增幅显著,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的学科数从279个增加到770个,有学科进入ESI前1%的高校从91所增加到192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高等教育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通过比较分析还可以看出,“双一流”建设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双一流”建设的努力是富有成效的。启动“双一流”建设后,中国跻身世界50强学科的大学数量增长143%,成效之显著令世界惊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方兴未艾的“双一流”建设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充满必胜的信心。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排行。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优势比,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坚持中国教育自省,可以避免醉卧在刚刚取得的成绩中夜郎自大、妄自菲薄。

其一,尽管QS排行有一定权威性,但和世界其他三个著名排行一样,其评价体系都有不完备之处,其评价态度都有某种倾向性。因此,应采取冷静理智的态度,以平常心对待而不过分沉溺。

其二,即便是在这个排行榜上,中国和许多世界著名大学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哈佛大学14个学科全球第一,英国大学在10个学科排名中全球第一……而我们只是几所大学、几个学科排名有所提升而已。显然,我们更应该增强危机意识、卧薪尝胆,加紧赶超步伐。

其三,即便我们取得了暂时的进步,但这些进步能否持久还有待于用行动证明。学科建设发展还不平衡,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都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自省后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弥补。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排行。把“双一流”建设放到中国发展的时代长河中考量,就会深感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就会看到努力方向和前进目标。只有坚持中国教育自强,增强责任担当,坚守大学理念,遵循办学规律,才能真正立于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之林。

在世界高等教育大格局中,中国高等教育历史短、面对的人口多,在“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一是要正确处理暂时进步与持久领先的关系。一个学科是否一流,不是看一时一事,而是看是否具有持久性。强手如林,竞争激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二是要正确处理个体发展与全面腾飞的关系。要特别注重通过“双一流”建设,带动全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三是要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政治方向的关系。

在“双一流”建设中,既要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又要凸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既要奉献一流成果、发表一流文章,更要按照党的要求培养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名次靠前,还要切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让“双一流”建设成为真正的惠民工程。

无论是从战略上讲,还是从战术上看,“双一流”建设都不只是一个学科、一所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是全党、全国、全民的事,要全校一盘棋,全国一盘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强化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责任编辑:姜乃强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