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有力量的思想 影响有追求的师者
滚动新闻:

家庭作业是“ 反馈镜”不是“ 反胃菜”

时间:2018-04-10作者:贾宪章来源:教育家杂志

最近,随着一些地区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作业具体管理意见的出台,关于家庭作业的话题一时间成为热点话题。究其原因,自然是家庭作业越来越不受待见,家长、学校围绕这盘“反胃菜”互相推责,互相抱怨,互相指责。教师抱怨班额太大,成堆的家庭作业要批改、讲评、订正,自己“胃口小,难以承受”,自作主张将一些责任推到家长头上;学生不是抱怨负担过重难以招架,就是抱怨没有新意枯燥无味,反正不合自己“胃口”,极不情愿的同时发出“作业减负”的呐喊;家长备受困扰,要督促写、要及时改、要按时签名,甚至还要拍照上传到“家庭作业微信群”,抱怨自己的“家长胃”实在难以对付这“校园菜”……

毋庸置疑,看似可有可无的“家庭作业”其实就是一面面学生成长的“反馈镜”,是教学管理的“警示镜”。学校管理者可以从中看清班级学习风气、学生家庭支持程度,利于即时采取相应举措进行针对性调整、完善、优化;是教学行为的“后视镜”,教师们可以从中看清学生学习质量、自己教学实践存在问题、学生家长关注状况,可以即时生成合理有效的办法进行差异性帮扶、协作、激励;是家教效果的“正身镜”,家长们可以从中看清孩子课堂参与效果、教师的施教效果、自身的薄弱环节,可以即时找到合适的行动方式开展有效的指导、沟通、配合。

家庭作业是“反馈镜”不是“反胃菜”,也决定着其在家校教育中的位置不可忽视更不可偏废。如今,一些地区相继出台规范意见,其初衷自然是为了帮助家庭作业应尽快摆脱“反胃菜”的尴尬境地,还原其家校倍加珍视的“反馈镜”地位。

尊重家庭作业的“反馈镜”地位,才能凸显其功能定位,才会准确辨析各自的“口味差异”,才会促其化身为因材施教的“开胃菜”。各地规范文件强调家庭作业“既是巩固已学知识、预习未学知识的必要载体,也是拓展知识与能力的重要平台”,让各方尽快消除推诿,主动发掘自身的积极资源,努力去丰富家庭作业的愉悦指数,合力将其改变成一道道“开胃菜”,在尊重其应有功能的同时也可以收获因材施教的快乐。一是因人而异创新“开胃模式”。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艺,自觉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设计家庭作业,让其尽可能轻松、简单、有趣,使之成为学生乐于接受、家长喜欢参与的校外生活的补充内容,有效实现对课堂知识温故知新的目的和作用。二是因地制宜丰富“开胃内容”。教师主动丰富作业的社会实践内容,尽可能照顾到学生们家庭生活环境、情趣爱好等因素,指导亲子作业活动;最大限度动员家长们关注和参与学生的家庭作业,将一些作业目标安排在共同阅读、旅游等亲子实践中,用家长的素养影响和规范学生;将一些社团活动转移到社区,尽可能发挥每一个社区的优势资源,方便社区辅导员就地取材,用喜闻乐见的实践方式去充实书面作业。三是因势利导提升“开胃指数”。家校同步构建愉悦作业体系,围绕家庭作业积极规范家校互动实践,丰富联谊内容,构建协商平台,积极将作业内容、检查过程、评讲方式、反馈过程巧妙地融合在这些互动实践中,在教师无压力、家长肯参与、学生爱表现的情形下提升作业的实效。

认清家庭作业的“反馈镜”身份,才能明确其责任主体,才会充分考虑各自的“营养差异”,才会帮其转变为温故知新的“特色菜”。各地规范意见再次明确“ 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教师是设计和评价作业的主要责任人……”这样的“ 紧箍咒”,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家庭作业的责任主体,完全打消了部分教师无端无度“丢责”的念想,也重新将他们心思聚焦到家庭作业上,督促他们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需求,不断提升家庭作业的“烹饪技艺”,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温故知新“特色餐”。一是设置尊重“需求特色”。教师为有效落实自身作业职责,要积极组织有学生家长和家委会成员参与的学科内外、年级内外的主题研讨会,细致分析、反复探讨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既要顾及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也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更要倾听学生家长的建议。二是指导追求“便捷特色”。教师要想法设法让家庭作业指导和交流变得快捷有效,充分发挥家长近距离、有亲和力的辅导优势。每一位教师除了通过主动家访进行随机辅导,还可尝试短信、微信等指导渠道,让学生及其家长的作业疑难可以即时得到解决。三是讲评呈现“反馈特色”。作业批改后,教师除了要即时给予讲评,要通过家庭作业展评、家庭作业状况分析、假期作业情况调查等方式将作业表现反馈给每一位学生,通过开展“家庭作业回家”“家长评家庭作业”等调查活动及时向学生家庭反馈。这样可以端正学生及其家长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有效提高其巩固和训练质量。

家庭作业是“反馈镜”不是“反胃菜”。只有从学生个性作业需求和不同作业特征入手,携手创新家庭作业快乐模式,不断完善批改讲评机制,转变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努力让家庭作业适合各自的“口味”,家庭作业才会真正成为课外学习的一种享受、家校生活的一种向往。(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周彩丽

良师

更多»
  • 悠悠岁月久 清晖时时映心头

    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常让人惊喜连连。2020年7月,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弹指间,48年过去了!激动之情自不待言。

  • 潘懋元老师的保留节目

    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的师生,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掌门人”,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于我而言,或许是因为更早入“潘门”的缘故,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而我则把这些“故事”称之为保留节目。

  • 淡泊名利、扶掖后学的真学者

    不知不觉间,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作为博士生导师,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视频

更多»

友情链接: 人民教师网|教育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知网|留学网|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育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光明教育家版权所有    京ICP证101021号